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护理保健 > 三餐不定多坐少动熬夜middot >
三餐不定多坐少动熬夜middot
为何秋冬季
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受冷空气影响,秋冬季气温出现骤然降低,长期处在低温环境下,我们的交感神经系统会受到刺激和干扰,外周血管的阻力也不断增加,随之会带来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大等多种症状。
图:摄图网
这些症状短时间或是轻微程度不会造成疾病,但多次出现则会使身体出现病变。尤其是血管本身就存在堵塞的慢性病患者,血管堵塞程度加重形成血栓,危机四伏,一不留神就可能引发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
温度变化对血管的影响血管收缩
由于血脂长期沉积,导致血管内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管腔变窄,秋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变细变窄,容易引起心脑供血不足。
血液粘度升高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连呼吸都会消耗大量水分,血液粘度会过高,血液流通不畅,血管更易堵塞,诱发心血管疾病。
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要注意1.感到胸闷胸痛、心悸心慌、过度疲劳、呼吸困难;
2.稍微活动一下都会气喘吁吁;
3.夜间会因气促而憋醒不能平卧,需要坐起来才能缓解;
若出现以上情况都要注意,这有可能是你的心血管发出的信号提示。
图:摄图网
以下几类人群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提到心血管疾病,大多数人会认为那是老年人的专利,事实上近几年来,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愈趋年轻化,二三十岁发病的也不在少数。三餐不定、多坐少动、熬夜、作息紊乱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导致病发。其中,以下人群更需防范注意。
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抵抗力普遍下降。若出现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需引起警惕。
图:摄图网
肥胖的人
肥胖的人往往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血管硬化和狭窄,这就为心血管疾病埋下了病发隐患。所以肥胖的人在日常饮食中也应特别注意。
图:摄图网
作息紊乱的人
现在很多人在工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导致作息不规律,时间一长,心血管疾病诱发几率增加。
缺乏运动的人
平时运动少,血液流通会不畅,血液粘稠度会增高,同时也会造成心肺功能下降、肌肉含量减少、脂肪含量增多等。长期会导致血管硬化和狭窄。
图:摄图网
贪凉的人
特别是秋季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如不注重保暖,血管会收缩变窄,诱发血管疾病。
图:摄图网
如何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合理膳食
对于潜在的血管危机可通过饮食进行调控。日常生活中建议养成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西兰花、荞麦、豆类、海带、蔬菜、水果、芹菜等,同时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
图:摄图网
适当运动
平时可以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走、快走、爬楼梯或缓坡等,还有练太极拳、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散步可以预防动脉硬化,而且对降低血压、胆固醇、体重都有益处。
不贪凉多补充水份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如没有及时补充水分,那么血液就会变得粘稠血流速度减缓,血栓形成几率增加,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心梗、心绞痛等疾病患病风险也随之增加。
所以,每次在出门时一定要带好水,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
定期做检查
积极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每年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管B超和心肺运动试验等,特别是心肺运动试验,可以发现较为早期的心肌缺血缺氧,具有良好的警示作用。
图:摄图网
科学用药
需要在医生或健康管理师指导下合理使用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药物或医用食品。
图:摄图网
关爱心血管健康
呵护我们的心脏
平时可以试试这些食疗方
红白二仙汤图:摄图网
红指枸杞子,白指山药
做法:
枸杞子5-10克,山药50克,根据年龄、体质不同,有无基础病等,2-3次/周保养性或补养性使用。有气虚者,加黄芪10克,或西洋参5克;若贫血者,加阿胶5-8克或当归10克内,计量按年龄适当增减。(此为一人次量)。
功效:补气血,减少心梗脑梗意外发生。
当归附子羊肉汤图:摄图网
食材:当归5克起步10克以内,附子10-30克
做法:附子有毒,注意须持续不间断煎煮1小时,以除其毒,先用猛火煮开,再用文火炖一小时,再放入羊肉半斤。1-2次/周。(此为两人量)。
除了食疗,建议大家平时可以按压一下这个穴位,和做踮脚的动作:
按压穴位耳背上有一条沟叫降压沟,它对应人体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当于捏脊,可以调畅全身的气血。
图:摄图网
食指和中指塞进耳窝,从反面托住降压沟,拇指指腹沿着降压沟从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次。
踮脚踮脚时,一方面小腿肌肉会有规律的收缩、舒张,以刺激血管得到放松;同时增加下肢血液的流通量,增加血流速度,能改善血液循环。因此,有空的时候就可以多做踮脚动作。
健康拓展:
衣服洗完了香香的,怎么清洗味道香?有几个秘诀
孩子睡觉翻来覆去,一碗汤轻松解决
13个超简单的养生“金规”,这些疾病早预防!
计仔君有话说秋冬季记得养护好自己的
心脑血管哦~
18:00~19:00守住电视
广东公共频道《最紧要健康》
告诉你最实用的健康知识
合作或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