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护理保健 > 新生儿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案 >
新生儿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案
若黄色较淡,1周内不再加重者属生理性黄疽,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须治疗。属病理性者,黄疽迅速加重,亦可出现昏迷,此时须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方剂1
l.组成车前子10g,生栀子、黄芩各9g,大黄8g,鲜茵陈汁l小杯。
2.用法将前4味药共研为细水,过筛,与茵陈汁调拌成糊状,备用。用时取药糊直接填满婴儿肚脐孔,外加纱布覆盖,并加胶布固定。每日换药l~3次,勤贴换,直至黄疸尽退方可停药。
3.说明本方适用于湿热型新生儿黄疸。症见而且皮肤颜色黄色而较鲜明,湿重者皮肤黄色较暗,亦可有发热,烦躁,口渴,尿少色黄以及呕吐,便秘,腹胀,舌质红,苔黄,指纹青,脉数。
(二)方剂2
1.组成赤小豆7粒,洲瓜蒂7粒,丝瓜蒂7粒,鲜茵陈绞汁适量,白矾少许。
2.用法除茵陈外,其余药物共研为细末,过筛后,与茵陈汁调拌成糊状,备用。用时取药糊直接填满婴儿脐孔穴,外加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之。每日换药1或2次,商至黄疸退尽方停药。
3.说明本方适用于湿热型新生儿黄疸。
(三)方剂3前期
1.组成姜黄(鲜者)10g,鲜天胡荽、鲜田基黄各15g,米汤适量。
2.用法将上3种鲜药捣融如泥状,以米汤调和如糊状,贮备候用。用时取药糊涂敷于患儿脐窝L,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至病愈为止。
3.说明本方适用于新生儿湿热型黄疸。
(四)方剂4
1.组成水牛角粉0。3g,黄连、山栀子、天麻各10g,鲜茵陈汁1小杯(干品也用10g)。
2.用法将栀子、黄连、天麻共为细末,菌陈汁调成糊状,备用(用干品者清水调)。临用时取犀角粉(代)0。15g填于肚脐上,再将药糊盖在上面,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或2次,直至病愈。
治疗肝病,首选中医,中西医结合,让中医中药贯穿于肝炎治疗的全过程,是最为安全有效的选择。
『宣水百草堂』治疗急、慢性肝炎疗效显著
1、祖传秘方、辨证治疗,制作符合药理要求。
2、药材道地、天然草本、古法炮制;
3、继承了中国最早的草药研究所之一的“澄源草药研究所"的草医药研究成果;
4、讲究标本兼治,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写给肝病患者的
目前,中医中药治疗肝病的效果与优势日益显现,正逐步被肝炎患者们认识和接受。但令人确实感到遗憾的问题是,目前绝大多数的患者还是把寻求中医中药治疗作为最后的选择,在常规的各种治疗方法都无计可施的时候,才无奈地投奔到中医的门下,期待“奇迹”的出现。这时,患者的病情已经恶化得难以收拾,治疗难度高到了极点,甚至有些患者已经出现多脏器衰竭,确实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尽管如此,我们运用中医“温调平衡疗法”的治疗和调理,依然为相当一部分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生存质量也显著提高,部分患者甚至临床治愈。
中国最早的草医研究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