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护理保健 > 高研值医用康复机器人市场现状am >
高研值医用康复机器人市场现状am
引言:医疗机器人集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材料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数学分析、机器人等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型交叉研究领域,主要应用于伤病员的手术、救援、转运和康复。根据用途划分,医疗机器人大致可以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和转运机器人。
本文主要分析医用康复机器人,而医用康复机器人又可以分为功能替代型、功能辅助型、功能恢复型、以及功能恢复与辅助复合型等4种类别,医用康复机器人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不同的康复机器人类别,功能且外形存在一定差异。
据权威机构分析,全球医用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会由年的.亿美元增长到01年的3亿美元,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6%。
目前中国康复市场(含民政系统,残联系统,康复产品专卖店)总的市场容量为亿。医用康复机器人成交价在万---万/套,预计中国医用康复机器人的市场容量在一百亿左右。
中国医用康复机器人的需求主体:老年人,意外事故患者和智障儿童
截至年底,全国共有康复机构个,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机构达个,全国共对36.7万肢体残疾者实施康复训练,而我国残疾人总人数万人中,肢体残疾47万人。因此,康复装备供应与临床需求存在巨大缺口。
目前,医院心脑血管、肿瘤、肢体骨折等住院患者中,一半以上患者需要康复治疗,但因出口不畅常滞留在医院,不利于患者得到专业康复训练。医院为例,医院冠心病术后康复需求大,医院每年支架1.1万人,搭桥人,其中北京患者中有多人需要术后康复;医院神经科每年出院-人,40%-50%需要康复。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有55%患有肢体残疾,肢体残疾主要由骨关节病、脊髓损伤和脑血管疾病等造成,骨关节疾病,其疼痛和功能障碍会导致行走能力、劳动力丧失,甚至致残。
脊髓损伤主要是由交通意外事故造成,轻者使损伤者行走能力减弱,重则瘫痪。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其中以脑卒中患者居多。脑卒中是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85%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据权威机构统计每年我国脑血病新发患者超过00万人。
肢体残疾的庞大基数以及老龄化趋势,使得我国康复装备供应和康复临床的需求存在巨大缺口。
医院康复医学科数量,康复科的医生,床位数,场地均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根据卫计委数据,截止年5月底,医院.6万个,医院有个,国家要求医院必须建设康复医学科,截止到01年底,实际医院家,与要求相去甚远。笔者通过市场调查,以武汉为例,医院开设康复科,其床位数在70张左右,医院经常在走廊上加床位,因场地太小,医院医院走廊上,医院的康复科都有计划扩建康复科。
二是康复科室供给,康复装备供应和接受康复训练服务不足;
医院重视程度不够,康复科创造的经济收入偏低;
传统的人工或简单的医疗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这也使得人们对于医用康复机器人的需求增大。康复机器人可以减少人员陪护,而且更有成效地通过游戏,“轻松,愉快”地帮助病患实现康复。笔者王强认为更重要的是:患者、老年人,以及幼儿,即所谓“老弱病残”,对于医疗康复机器人的需求是刚性的,这一片市场需求未来会持续上升。
国家宏观政策扶持医用康复机器人:残疾人医疗纳入医保
国务院法制办年7月0日发布《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包含残疾预防、残疾人康复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意见稿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将残疾人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支付医疗费用,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费用的残疾人需按照规定给予医疗救助。0岁至6岁视力、听力等残疾儿童等特殊残疾群体将获得免费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国家将多渠道筹集残疾人康复资金,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慈善捐赠等方式帮助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
北京市科委于年6月下发《意见》,部署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其中要求突破服务机器人尤其是医疗健康服务机器人的技术瓶颈,使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届时,机器人技术将着力突破仿生材料、智能人机交互、多模式识别等关键技术。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等将在临床应用技术研究中得到大幅推进。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市场主导、质量为先、强化基础、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实现在助老助残领域、消费服务领域、医疗领域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并开展核心零部件攻关、前沿共性技术研发、医疗康复机器人应用等重点工作。
医院医院
今年北京市卫计委联合市发改委、人社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北京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北京市医院医院。其中,首批将推进6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转型,每家给予1万元财政经费支持。在北京市已医院医院的成功经验在前,比如首都医科医院医院。如今又有了《意见》等政策文件予以详细规定。其他地方很可能会直接借鉴北京市的做法,全国范围医院医院,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年会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遍地开花。
医用康复机器人运用实例分析
医用康复机器人由1个可升降的平台、个步态控制系统、1块可显示虚拟场景的大屏幕组成。医护人员帮患者穿上类似防弹衣的上衣、固定好下肢设备后,陈先生立即变身成为盔甲战士。在选择步行模式后,令人兴奋的事情发生了,患者开始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他步伐的速度、大小与健康人一模一样,只不过他踩的是“太空步”,脚不沾地。
耳畔是轻柔美妙的音乐,眼前的大屏幕,可以展示在马路上行走的场景,或是海边散步的浪漫……在医用康复机器人的帮助下,患者轻松愉快地“步行”了半个小时(如上图),根本看不出他腿脚不便。
整个过程,医用康复机器人的服务相当“体贴”——患者穿上身的装备上,安有很多感应器,那么,医用康复机器人就可以知道患者使了多大劲儿在运动,然后根据监测的结果,帮助患者使力,模拟步行、骑行、下蹲等动作。患者对面是个大屏幕,上面可以出现不同的场景,让患者身临其境,轻松愉快的氛围更能调动患者主动运动的积极性,如果患者表现不错,屏幕上会出现积分、金币进行鼓励,要是患者“偷懒”不使劲儿,也会被医用康复机器人发现,一旁的医护人员就会给患者提个醒。如果患者突然发生痉挛,“医用康复机器人”会瞬间终止训练,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
Lokomat
erigo
国外进入康复机器人企业一览表
企业名称
情况说明
Motorika(USA)
成立于年,集设计、生产和营销于一体,是一家世界顶级的创新、高端、机械型的康复设备公司。Motorika的产品ReoGo和ReoAmbulator能为病人提供融入高端机器人技术以及虚拟现实环境的康复疗法。Motorika的产品广泛适用于治疗各类神经(脑血管意外、肌萎缩侧索硬化、中风等)以及骨科疾病。目前产品已在全世界多个康复中心得到使用,01年成为第一批开发中国市场的医用机器人的企业。
MazorSurgicalRoboticsLtd
成立于年,是脊椎外科手术领军创新企业,主要面向病人、外科医生和手术室工作人开发并销售外科手术机器人和补充产品。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SpineAssist、DiscAssist和C-InSight。Mazor手术机器人已经开展了多例手术,超过5万次植入,发生过零次永久性神经损伤的案例。Mazor开发的RenaissanceGuidance系统于已于年获得FDA批准。
ReWalkRobotics
以色列外骨骼系统提供商ReWalkRobotics于年9月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发行量达万,筹集了万美元。ReWalk致力于设计和制造可穿戴外骨骼动力设备,帮助腰部以下瘫痪者重获行动能力。ReWalk于01年获得欧盟认证,进入欧洲市场,年6月ReWalk的外骨骼产品通过了美国药物与食品管理局(FDA)的审批,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获得FDA批准的外骨骼产品。根据Ofwwk机器人网报道,安川电机于年9月5日开始与ReWalkRobotics公司展开战略性合作,自年6月1日起开始销售。
ReWalkRehabilitation是用于临床修复,为瘫痪患者提供物理治疗方式,包括减缓瘫痪导致的肢体疼痛、肌肉痉挛、帮助肠道消化系统、加速新陈代谢等
ReWalk的售价在6.95万美元到8.5万美元之间,产品售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和老年人的接受力度和受众范围。
ReWalkRobotics营业收入增速较快,但目前增收不增利,公司亏损有扩大趋势。年公司营收3.9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近1.5倍;净利润为-1.7百万美元,亏损同比扩大78%。公司因业务拓展期间费用翻倍,且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倍,达到8.56百万美元
EksoBionics
军工与民用齐飞的外骨骼机器人——EksoBionics前身是BerkeleyBionics,涉足增进人类机能的外骨骼设计和制造领域,与军方合作十多年。在01年,公司开始投身研究如何帮助下身瘫痪者。EksoBionics设计、开发及推广的外骨骼或可穿戴机械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医疗、军事及工业。Ekso的康复用仿生机器外骨骼针对脑卒中患者、脊椎损伤者和其他神经疾病患者。Ekso的设备售价超过10万美元,公司未来计划进一步降低价格。
Ekso年半年报营业收入3.8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68.3%;与ReWalk相似,公司目前增收不增利,近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76百万美元。公司年上半年研发费用.73百万美元,目前研发强度较高,近年保持70%左右的高度。
RexBionics:
RexBionicsLtd成立于新西兰奥克兰,两位创建者的母亲都是轮椅使用者,因此很能够体谅残障人士的不便以及康复需求。长期使用轮椅会产生许多并发症,比如皮肤感染和血液循环问题,针对脑卒中、脊椎损伤等患者,REX的体外骨骼能够使患者重新体验到站立、散步和锻炼等,改善健康。
REX是不需要拐杖的体外骨骼产品,在英国一个独立的REX机器人的零售价在9万英镑左右。患者使用REX产品站立的同时,可以腾出手臂和双手去完成其他工作或娱乐活动。RexBionics提供两种主要产品,即REXRehab和RexP(Personal),二者的目标市场分别在专业康复诊所和个人家庭护理市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REXRehab整合了调整机制,可以使REX在5分钟内迅速调整以适应患者不同的尺寸大小。对于康复诊疗中心而言,调整机制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使得众多不同的患者在任意一天都能够接受治疗。而个人护理体外骨骼RexP则被设定成患者的特定尺寸,不能被调整,但具有康复诊所中不需要的附加功能。
RexBionics至年3月共16个月(由于收购,英国会计调整)的营业收入为17.6万英镑,净利润亏损为5.55百万英镑。公司管理费用较高,达到5.65百万英镑,其中,研发费用为51.1万英镑,金额高于年营业收入。公司目前主要研发新产品Rex3,以及对已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同时也积极地对REX产品进行市场开拓。公司目前已经与香港、比利时和荷兰的合作伙伴签订了分销协议,而且未来将积极进入具有极大长期消费潜力的国家,如美国和中国。其中,RexP产品目前并没有在美国FDA注册,因此还未能在美国市场销售。
Cyberdyne
Cyberdyne由日本筑波大学教授三阶吉行于年6月成立,是一家旨在开发外骨骼机器人的公司,于年3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是日本首家生产医用及社会福利事业用机器人的公司上市。Cyberdyne开发的HAL(HybridAssistiveLimb)可以让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日常行动更加便捷安全,在大脑打算移动肢体时,人体神经系统和肌肉会发出微弱电信号,外骨骼上的传感器会持续监测电信号,并作出相应动作。公司年接收到诊所使用的EC认证,积极推广在欧洲的市场,目前打算申请美国FDA认证。
HAL产品在日本已售出多套,在欧洲也售出了约50套,价格大约在15万美元。其中,HAL3仅提供腿部功能,而HAL5能够提供手臂、腿和躯干等全方位外骨骼功能。未来,Cyberdyne还将开发只戴在肘部、膝盖等特定部位的机器人套装以及儿童可穿戴的机器人套装。Cyberdyne称自年以来,东京地区的间医院累计租借了套HAL。每年的租借费约为美元。
Cyberdyne年财年营业收入5.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与其他外骨骼开发公司相似,处于亏损状态。由于未来广阔市场需求以及技术进步,Cyberdyne的研发强度也处于高位,在%的水平左右。相对来说,Cyberdyne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较高,而由于很多支出用在了标准认证等项目,营业费用较高的共性,使得公司盈利状况堪忧,随着认证的通过以及消费市场的扩大,公司未来有望达成盈亏平衡。
AlterG:
AlterG专注于运动调节、物理治疗设备、康复设备、运动损伤治疗,神经物理治疗等领域。公司主要产品为反重力跑步机和仿生腿。
反重力跑步机采用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发的气压减重技术,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证并用于医疗康复领域,为康复医学专家、运动医学专家、教练员、运动员提供了更科学化的训练和康复设备及全新的解决方案。目前该产品已在国外开售,售价约30美元。
AlterG也生产仿生腿,是一种可穿戴的,由患者行动意图控制的机器人教练,它被临床治疗师用于治疗机动性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