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听力下降就是突发性聋么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m.39.net/pf/a_4442971.html

这是肿么了

小王:你在说啥?“我左耳突然听不清了怎么办?”

小何:“我右耳像是突然堵了东西,也听不清,掏了半天啥都没有?”

小孙:“我熬夜写文章后突然发现左耳听不清了,还有救么?”

小赵:“我为啥突然又聋又胀又晕又耳鸣?”

很多人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时,经常自己就会说:“大夫,我突聋了,您给我开点药输液吧”。杜杜今天想跟大家说的是,其实临床上有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听力的下降,突发听力下降”≠“突发性聋”。下面让杜杜一一解答给大家吧。

一、什么是突聋?

突发性聋(突聋,suddendeafness)是指72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原因不明是指还未查明原因,一旦查明原因,就不再诊断为突发性聋,此时突发性聋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1]

上面的小王

回到上面的例子,小王的“突发听力下降”就是突聋最典型的表现。另外可能会有小声听不清、大声听着吵,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比平时响亮,许多人同时说话时分辨不出来各自的声音等主观不适。

上面的小何

困扰小何的问题则是“突发听力下降”+“耳闷胀感”,此时耳朵里其实并没有堵住东西。许多疾病发作时都可伴有耳闷胀感,除了耵聍栓塞导致外耳道或鼓膜受压时会出现以外,其他如咽鼓管功能异常、分泌性中耳炎、突发性聋、梅尼埃病等[2]均可出现。

上面的小孙

小孙的“突发听力下降”出现在“过度劳累”之后。许多患者认为“因为熬夜,所以突聋”,这种把诱因当做病因的想法是不正确的。“过度劳累”后可能会更容易突聋,但是突聋本身还是由内耳功能障碍导致的。我们应该将此作为一个提示信号,及时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另外,我们应该想到一些更严重的疾病也可能有相类似的情况,如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外伤、中毒、颅内感染等都需要排除,以防延误救治时机。

上面的小赵

小赵的表现则比其他人更重一些,突聋可能出现不适感如图1中所示[1]。另外,伴有眩晕的突发性聋等需要和多种疾病鉴别。下面我们将继续讨论。

图1突发性聋的临床表现

二、不同类别的突聋有什么特点?

突聋根据听力损失累及的频率和程度,包括高频下降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含极重度聋)。突聋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有的研究显示,低频下降型多为膜迷路积水;高频下降型多为毛细胞损伤;平坦下降型多为血管纹功能障碍或内耳血管痉挛;全聋型多为内耳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总的来说,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预后越好。低频下降型预后较好但出现复发者较多,发病一开始就全聋或接近全聋者、或者伴有眩晕的全聋型,预后相对较差。[1]儿童突聋患者有病毒感染史者较多,如: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及脑炎病毒等。其中极重度下降者甚至全聋型者比例比成人高,治疗效果较差。因此,预防病毒感染,早期发现听力问题,及时采取合适治疗,对儿童突聋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3]

三、如何鉴别伴有眩晕的突聋?

耳不仅是听觉器官,同时还是平衡器官,与听力相关的神经通路为听觉通路,和平衡相关的神经通路为前庭通路。当耳受到病理损害后,不仅会引起听力障碍进而表现为耳聋,还会引起平衡障碍表现为眩晕。在临床上,耳聋、耳鸣和眩晕症状往往紧密相联。[4]眩晕常为突聋的伴随症状,尤其是在听力损失严重和以高频损失明显的患者更易发生,即使无眩晕症状,前庭也可能已经受累,不能仅以伴眩晕与否来判断前庭是否受侵犯。[5]了解突聋的特点及各种鉴别诊断,有助于及时就医,避免贻误治疗时机。

耳石症、梅尼埃病

伴有眩晕的突聋须与人们俗称的“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相鉴别。耳石症表现为短暂眩晕,而且与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有关。变位试验是诊断BPPV的依据,体位治疗BPPV有效。然而BPPV是否可以并发甚至继发于突聋病例仍有待探讨。[6]此外还应与梅尼埃病相鉴别,突聋一般发病后短时间内听力即下降至最差,眩晕多为一过性出现,较少反复发作;而梅尼埃病则眩晕至少反复发作2次以上,听力多为波动性下降,以低频下降为主。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是生长于内听道、桥小脑角区区域的良性肿瘤。随着肿瘤生长,逐渐压迫周围重要组织。大部分听神经瘤的患者以单侧或非对称性渐进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约10%)以突发性听力下降为首发症状,易被忽视。据统计,能够引起突聋的以直径小于1cm的听神经瘤居多,听神经瘤致突聋的机理可能与肿瘤直接压迫听神经或内听动脉、内耳血供减少、内耳的生化改变、听神经纤维总数减少有关。[7]因此当出现单侧或非对称性听力下降伴耳鸣、眩晕或是突发性聋时,应积极完善听力学及前庭功能检查,若检查结果提示“蜗后病变”时,应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予以鉴别。

中枢系统疾病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突发性聋,必须考虑到眩晕的发生亦与神经内科、精神病科、脑外科等常见病密切相关。中枢系统疾病可伴恶心、呕吐、水平眼震等症状,而需要注意的是剧烈眩晕常掩盖耳鸣及听力下降。有的病例以突聋就诊,但在听力下降后1周以内先后出现了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有的病例是按照突聋治疗无效后才发现患者发作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疼、颈项强直等情况。

四、如何治疗突聋

突发听力下降需要及时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在完善纯音测听等相关检查后,可给予药物治疗。突聋急性发作期(3周以内)多建议采用糖皮质激素+血液流变学治疗(如银杏叶提取物、巴曲酶等)。突发性聋可能会出现听神经继发性损伤,急性期及急性期后可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神经营养因子等)和抗氧化剂(如硫辛酸、银杏叶提取物等)。另外,高压氧、鼓室内给药、耳后注射等也可作为补救性措施之一。

疗程中如果听力完全恢复可以考虑停药,对于效果不佳者可视情况延长治疗时间。对于最终治疗效果不佳者待听力稳定后,可根据听力损失程度,选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装置。[1]

综上所述,并不是所有的“突发听力下降”都诊断为“突发性聋”,除了充分考虑到耳源性疾病以外,还应该观察有无中枢系统损害症状,如果出现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颈强直等症状,及时急诊、神经内科就诊。突聋除了听力下降外可伴有耳鸣、耳闷、眩晕等多种不适感,应多注意观察其症状特点,及时寻求专科医生建议。

最后,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突聋除了药物等治疗以外,还应调整生活节奏,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用心呵护耳朵才能让我们青春永驻。

线上平台随时更新,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kb.com/wadwh/12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