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患病病因 > 盆腔器官脱垂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
盆腔器官脱垂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1、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盆腔器官脱垂临床实践指南(版)解读”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是中老年女性中较普遍的良性疾病。许多患者会出现阴道膨出、尿失禁或排尿功能障碍、排便功能障碍和性生活障碍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评估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指南指出:一些临床体征表现为POP的患者并没有相关症状。只有当脱垂引发相应的膨出症状、性功能障碍、下尿路功能障碍或排便障碍时才需要采取治疗方式(B级);治疗POP之前应该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分度(POP-Q评分)来客观记录和评估脱垂的程度(C级)。
对于临床上存在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首先考虑通过详细的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治疗目的等进行评估,同时结合相关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如下几点进行临床评估时应该引起注意。
临床体格检查与临床症状
对于脱垂患者,除了全面的体格检查、手术史、分娩史和妇产科病史外,还应该记录盆腔器官脱垂症状的性质以及脱垂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性问题。
POP-Q评分
具体评分细则请见:POP-Q定量分期法简析
个体化要求
对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进行治疗方式选择时,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同时了解患者的诉求,充分结合患者对生育的要求、子宫保留与否、性生活的期望值等,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盆腔器官脱垂的非手术治疗
ACOG指南指出:子宫托治疗POP应该像手术一样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保守治疗方式(B级);对于症状性脱垂将来还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子宫托(C级)。
解读:对于无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应该首先考虑心理安慰和教育。对于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保守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行为干预治疗、行为指导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盆底电刺激和药物治疗等。
文献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年10月第34卷第10期,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C,DOI:10./j.fk111
2、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子宫脱垂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
方法:采用PHENIX神经肌肉刺激仪对40例Ⅰ、Ⅱ度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肉的肌力和肌纤维受损类型进行检测和评估,同时联合盆底肌肉训练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分析其疗效。
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子宫脱垂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及最大阴道内压均明显提高(P均0.05)。其中治愈23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82%。
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Ⅰ、Ⅱ度子宫脱垂的方法。
子宫脱垂;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训练
文献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图分类号R,23,文件标识码B,文章编号-()14--02
3、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加用家庭康复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86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86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加用家庭康复器的治疗,对这种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疗效评估。
方法:选取年6月至年6医院妇产科诊治的86例患有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采用低频电刺激(法国PHENIX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生物反馈加用家庭康复器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后对轻、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评估。
结果:轻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治愈率9.52%,有效率达90.48%;中度患者有效率63.16%,无治愈;重度患者4例,1例有效。所有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加用家庭康复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是安全的,对轻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是显著的,对中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对重度患者疗效欠佳。
盆腔脏器脱垂;低频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家庭康复器
文献来源:河北医学,年8月第17卷第8期,文献标识码B,doi:/j.issn:-..08.
4、生物反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产后子宫脱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产后子宫脱垂的疗效。
方法:将54例产后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7例,给予生物反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法国VIVALTIS公司生产的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具有正负生物反馈、电刺激、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等治疗模式),每次20min,每周2次,13次为1疗程。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支持疗法,适当卧床休息,加强营养,积极治疗便秘,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46d后进行妇科检查,评估两组脱垂子宫的回纳效果。
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5.1%,对照组为40.7%。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1.,P0.01。
结论:生物反馈联合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产后子宫脱垂是一种安全、切实有效的方法。
产后子宫脱垂;生物反馈;功能性电刺激
文献来源:中国医疗前沿年6月第6卷第11期,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1
5、家庭阴道康复器联合盆底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家庭阴道康复器联合盆底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产后42天复查收治的例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例,联合组患者采用盆底治疗仪(法国PHENIX盆底治疗仪)与家庭阴道康复器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盆底治疗仪康复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联合组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POP情况,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家庭阴道康复器联合盆底治疗仪治疗产后盆底脏器脱垂的治疗,可显著改善盆底肌力,有效改善盆底组织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一盆底治疗仪治疗,并且有效明显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盆底治疗仪;家庭阴道康复器;盆腔器官脱垂
文献来源: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年4月C第4卷/第12期,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2.35.02
6、不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治疗更年期子宫脱垂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对更年期子宫脱垂解剖复位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盆底康复中心收治的73例更年期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成4组,接受不同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治疗(法国PHENIX神经肌肉治疗仪)。测定治疗前后的盆底肌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盆底肌最大肌电位及脱垂分度的变化,评价其效果。
结果:治疗后各组脱垂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Hz组改善最显著;各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之间Ⅰ类肌纤维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Hz组改善最显著;治疗后各组之间Ⅱ类肌纤维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更年期轻中度子宫脱垂疗效确切,不同频率电刺激方案疗效存在差异,为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应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电刺激方案。
子宫脱垂;电刺激频率;生物反馈;更年期
文献来源:江西医药年3月第53卷第3期,中图分类号R.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3--02
欧亚迪斯最懂女人
建设女性健康服务平台
致力女性整体健康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