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临床前沿三十二捂住心脏的耳朵

造福

房颤患者

近日,我院仙葫院区何新兵心律失常团队,完成仙葫院区首例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

患者梁某,女性,67岁,既往有5-6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既往长期服用氯吡格雷预防中风,但仍然于年、年及年3次发生急性脑梗死,遗留有轻微后遗症,年底至仙葫院区心肺病科就诊。

食道超声提示有左心耳血流淤积并血栓形成(血栓最大约16*7mm),再次发生栓塞事件的风险极高,建议患者改服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酯”,非常不幸的是,服药期间出现了右顶叶脑沟少许蛛网膜下腔出血,只能停用抗凝药物。该患者CHA2DS2-VASc评分(卒中风险评分):5分,HAS-BLED评分(出血风险评分):4分,出血和栓塞风险都非常高,难以平衡。

#检查报告

针对梁阿姨这种卒中、出血高危患者,为避免再次卒中、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左心耳封堵术刻不容缓,且临床获益最大。

为保证患者安全、手术成功,仙葫院区心肺病科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充分讨论,制定完善的治疗策略及手术方法,为实时监测心包积液、心腔血栓,直视房间隔穿刺,精准建模,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决定为患者实施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首先科室建议患者规范服用华法林钠,严密监控INR,年7月复查左心耳未见血栓回声,消除了手术的最大障碍。

7月27日,在导管室为患者行ICE指导下房颤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手术由主任何新兵、刘鹏业医师,在桂春教授指导下进行。

手术中

在心腔内超声(ICE)的指导下成功进行房间隔穿刺。随后用ICE指导PentaRay对左房和肺静脉进行建模,建模完成后进行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在隔离过程中房颤转成持续房扑。

高精密度标测后显示为三峡顺钟向房扑。

随后进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到下腔开口时房扑终止,且验证后显示双向阻滞;最后在ICE指导下进行左心耳封堵术。

造影显示左心耳呈多分叶鸡翅型,外口23mm,上缘pouch31mm,深度33mm,为收口大肚子心耳,考虑到深度足够,穿刺轴向佳,选用WATCHMAN33mm封堵器。

封堵器展开后在肝位下造影,显示封堵器处于心耳口部,封堵器呈经典的“草莓型”,封堵效果较好且牵拉稳定。在ICE下继续进行封堵器释放PASS原则评估。ICE下观察到封堵器位置理想,各角度无残余分流,经测量压缩比为18%,完全满足封堵器释放PASS原则。

整个手术过程患者均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近日康复出院。

患者康复出院

房颤被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但公众对它的认知程度却远远不及高血压及冠心病。研究表明,房颤患者的卒中概率为普通人的5倍,且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血栓90%以上来自于左心耳。临床上对于高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消融加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是一个更为合适的选择。这种ICE指导下的全新的“一站式”微创治疗,既解决的患者的房颤症状又一次性解决了患者的血栓管理,且不用采用全麻及食道彩超,使患者从此摆脱抗凝,远离卒中,最大限度地预防房颤血栓栓塞事件,为众多房颤患者带来福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新、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房颤时很容易在左心耳形成血栓

一旦血栓脱落

很可能引发致命的脑卒中

因此也被称为“隐形杀手”

简直像是随身带着的一颗炸弹

左心耳封堵术——

消灭房颤患者血栓“老巢”

请输入

何新兵介绍,左心耳封堵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通过穿刺股静脉,把封堵器送至左心耳开口处,进行封堵,使左心耳形成的血栓不至于脱落形成栓塞,对于高栓塞风险、高出血风险的房颤患者是最佳选择。

左心耳封堵术的优势

无需开胸,微创手术

左心耳封堵术无需开胸,仅需要在患者右侧股静脉处和患者的房间隔处各开一个5mm左右可愈合的小创口。

手术安全有效

手术过程中,医生将特制的记忆合金材质的封堵器通过股静脉送到左心耳的位置,将左心耳完全封闭,避免血栓脱落至血管。

不用长期服药

避免了患者抗凝药长期应用引起的消化道和脑出血风险。

左心耳封堵术适应症

非瓣膜性房颤+高卒中风险(CHA2DS2-VASC评分≥2),同时满足以下任一情况:

①不能服用抗凝药:有华法林应用禁忌证或无法长期服用华法林,中度肾功能不全;

②不愿服用抗凝药:如经常旅行或运动的患者;认知能力差的患者(易忘服药或服药过量);

③高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3分,有出血倾向和有出血史的患者,有PCI史需要抗凝联合抗血小板的患者。

精品科室:仙葫院区心肺病科

广西中医院仙葫院区心肺病科位于南楼14楼,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设置病床数52张,包括重症监护病床6张,设有门诊、病房、重症监护室。拥有美国GEIGS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多导电生理仪及射频消融仪、主动脉球囊反搏仪、电子支气管纤维镜、多通道中央监护系统、动脉硬化检查仪、心肺复苏仪、除颤仪、可视气管插管镜、肺功能检测系统、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等一系列先进的专科检测、抢救设备。设置有心导管室、电子支气管镜室、肺功能室等,大大提高了心肺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年7月我院胸痛中心顺利通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同年获批“第二批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年我院再次通过中国房颤中心认证,成为广西医疗卫生重心血管内科重点学科,并荣获广州艾力彼“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

专业团队

科室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肺系统疾病为特色,技术力量雄厚,现拥有全国名老中医2名,广西名中医2名,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2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7人,其中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8人,护理团队16人。实行门诊、病房统一管理,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

诊疗范围

急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原发及继发性高血压病、各种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内膜炎、高脂血症、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肺动脉高压、肺血栓栓塞、肺癌、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胸腔积液、呼吸衰竭等心、肺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联系方式

-(护士办)

-(医生办)

预约

文章来源:仙葫院区心肺病科

文章编辑:医院宣传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kb.com/wadzz/15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