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险种榜上有名的救命药物是如何退出

北京人期盼的秋天到了。太阳照在槐树叶上,散着金色的光;天空湛蓝,像是谁给它加了层滤镜。这是京城一年中最好的时候,人们的心情似乎也跟着清朗起来。但是,25岁的北京女孩苗苗却心神不宁。季节转换意味着流感病毒盛行,一次小小的感冒就可能导致她的痼疾——多发性硬化症发作。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疾病,表现为神经纤维髓鞘脱失。通俗地讲,就是包裹在神经纤维外的一层膜不见了,好像电线外的绝缘塑料脱落了。这种疾病可能导致患者视力模糊、肢体运动障碍、膀胱或直肠功能障碍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失明、瘫痪,因此也被称为“死不了的癌症”。

多发性硬化症每发作一次,症状就可能增添一重。目前,在国内市场上,能够降低这种疾病发作频率的药物只有一款:德国医药公司拜耳生产的重组人干扰素β-1b,也叫倍泰龙。它是一种需要终身使用的药物,每年药费约为10万元。这是苗苗和全国成百上千多发性硬化症病友难以承受的开支。

有一个好消息:药进医保了。去年7月,倍泰龙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并陆续在各省市落地。在北京,自去年9月起,这种药的报销比例达80%,也就是说,患者个人每年仅负担约2万元。

还有一个坏消息:倍泰龙进入医保整整一年,医院依然难觅踪迹,因此苗苗等患者依然要去药店自费购买,一年开销依然是10万元。

7月的一个傍晚,苗苗含泪坐在电脑前,向北京市人社局局长信箱发出一封信:“尊敬的局长,我想请求您的帮助。我是一名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我遇到了一些麻烦……”

遇到麻烦的不仅是北京患者。在内蒙古、甘肃、陕西、江苏等地,病友们同样发现,医院遍寻不着。

药物进得了医保,医院?一款药的“怪现状”,绘出了医保、医院、医生、患者之间纠结、错综的关系网。

严重多发硬化症,是一种重大疾病保险中必保的疾病,在我的重疾条款解读课程中详细讲述了,这里不多说。因为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为什么,救命的药进入医保医院中。

无它,医保缺钱了!而且是严重缺钱。

“药占比就像一堵墙,把病人和药隔开了”

病人急,医生也急。许贤豪大夫就是其中一位。他已81岁高龄,白发苍苍,医院神经内科坐诊。他说话慢条斯理,虽然笑称自己“普通话非常标准”,但夹带的上海乡音却时不时溜出来。生于年,他幽默地自称“抗战老人”,是否参加过抗战有待考证,但是他大半辈子战斗在医疗一线却毫无疑问。

医院为什么没有倍泰龙?他说,答案很简单,就三个字:药占比。

药占比,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词语。解释之前,他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前几天,他照例去病房查房。病房主任私下问他:“这个月扣钱了您知道吗?”

“我不知道啊,钱是我爱人管的。为什么扣钱?”许贤豪不明就里。

“因为药占比超标等原因,医院每个人都扣了几百元。”病房主任告诉他。

回家以后,许贤豪细细一想病房主任这番话,才明白其中深意:“我上个月刚刚给病人开了昂贵的倍泰龙,医院药占比超标的因素之一。”

所谓药占比,医院卖药的钱占整个收入的百分比。国家将降低药占比作为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年国务院印发的《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在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去年发布的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也同样提出30%的目标。

药占比指标是对医疗机构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纠偏。过去,医院采购药品后,可以加价出售给患者。医院和医生为了多挣钱,往往倾向于多开药,尤其是利润高的辅助用药,因此形成“以药养医”的局面。中国一度是全球药占比最高的国家。

降低药占比既减轻了患者药费负担,也节约了有限的医保经费。一位医保系统人士说:“在合理的诊疗行为中,药占比本身并不重要,但由于药品耗费太大,所以强化药占比也是一种必要的管理措施。”

然而,一刀切的药占比势必造成“误伤”。不同的疾病类型,药占比本来就有很大差别。苗苗等所患的多发性硬化症就是一例,这种疾病只需要半年做一次核磁检查,此外就是终身服药,药占比接近%。

一旦药占比超标,医院将被管理部门罚款。许贤豪说:“院长说了,‘这钱我从哪里弄?只能从每个医生身上扣’。所以,以后再有病人来,我也不能给他们开倍泰龙了。”

很多医生深有同感。医院的神经内科大夫王越说:“医院乱开药,我想出发点没错,但是30%的数据是怎么来的?在不同的疾病人群里是怎么来的?医院里是怎么来的?现在成了统一的硬指标。超过了就要受罚。”

结果顺理成章:倍泰龙这类药,医院不愿进,医生不愿开。医药界这么形容——“没进医保,用不起;进了医保,用不上。”宁波说:“药占比就像一堵墙,把病人和药隔开了。”

除了药占比,会不会还有其他原因?苗苗想弄明白。9月3日,在上药房买药之前,她特意医院的药剂科。一位药剂师说:倍泰龙这个药名听着耳生,可能没有。一查电脑,果然没有。这位药剂师解释道:“医院进什么药由药事委员会决定,药剂科并不清楚原因。很可能是厂家产能不足。”

苗苗不认同这种猜测。如果是厂家断货,医院没有,药房却有?拜耳客服答复本报记者:“倍泰龙供货正常,没有听说断货的情况。”一位销售代表说:“企业供货是没有困难的,医院却是困难的。”

是不是倍泰龙用量少,医院进货成本太高呢?王越大夫认为这种假设也不成立,他说:“医院进倍泰龙,储运、人工都不会增加很多费用。关键还是药占比。”

因为多发硬化不是25种统一规定的重大疾病,所以请各位仔细研读一下各家重疾险的条款,看看谁家的条款条件更宽松,能给这些病人带来最大的帮助。不尽感激。

爱与责任发乎于心,成就于专业。保险的专业基础是对产品的全面了解和对条款的烂熟于心。《55节课让你成为80种重疾条款的解读高手》是目前行业内部最全的、最专业、最容易学懂的条款解读课程,由全科医生张新征倾力奉献。

不需要购买重疾课程,只需要通过下面的海报生成自己的专属分享海报,就可以推广赚钱哦。

轻症、重疾条款对比学习课程独有的疾病路线图,让你能从一个小病一个症状引申出对应的轻症和重疾,能让你用医生的独特视角去看健康类保险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核保对疾病保险的理解,请大家务必学习!

生活中最高发的社交场景是吃东西,一些非常有用的营养学知识,让你在有饭局的地方就可以成为众人的焦点。从吃饭到保险,张医生提供的奇思妙想,是很有用的工具哦。

张新征

你的赞赏是我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kb.com/wadzz/161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