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旅游用品 > 旅游用品介绍 > 走进四川非遗自贡荣县土陶土与火的艺术 >
走进四川非遗自贡荣县土陶土与火的艺术
精美的荣县土陶作品
荣县土陶业,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据《荣县志》载,在秦汉时,土陶业便在荣县的来牟、观山、铁厂铺一带发展起来。三国时期,诸葛亮引兵南征时,就曾在铁厂铺一带一边冶铁铸兵器,一边设窑烧制碗、罐、盆、钵等生活用具。
从隋朝至宋代,荣县土陶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工艺日趋精湛。从后来出土的文物可发现,荣县土陶制品不仅有百姓所需的日用品,还有陶枕、陶俑等奢侈品和陪葬品;烧制的工艺水平也由原来生产“土”产品升级到生产上釉和绘图案的“豪华”产品。
明清以后,荣县土陶产品更加丰富,产业规模日益扩大,荣县土陶业已从“土作坊”向土陶“工厂”迈出了重要一步。至民国二十七(),县内共有土陶厂13家,年产土陶多万件。发展到20世纪中期,荣县土陶工艺水平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年,荣县生产的泡菜坛、酒坛、缸钵等土陶产品不仅远赴北京参加展会,而且远销国内其他省市及东南亚地区,名扬海内外。
非遗传承人·黄斌
黄斌,荣县保华镇红豆树村人,省级非遗“荣县土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年12月被四川省乡村旅游协会评为第二届“农村工艺美术大师”。
荣县土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斌
黄斌家族世代以陶为业,明洪武年间从湖北麻城迁徙到成都窑坝,后又迁到荣县保华镇红豆树村。由于当地陶泥优质,加上精湛的制陶手艺,黄家“坛罐”声名远扬,逐成大户,传到黄斌已为第八代。
黄斌天资聪慧,15岁学制陶,逐步学会土陶制作全套工艺。在继承祖辈“荣县土陶”实用粗陶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游历全国众多窑厂(场)打工学艺,反复揣摩研究“荣县土陶”精细工艺制作技法。产品多次参加省、市非遗展示展销,曾随荣县土陶协会到广州及江苏等地交流展出。
土陶制作技艺(荣县土陶)项目名称
土陶制作技艺(荣县土陶)
项目类别
传统技艺
保护单位
自贡市荣县文化馆
荣县土陶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荣县境内陶泥资源丰富,陶泥质地优良,还有就是制作工艺精湛。单就土陶的工艺流程来看,要经过“采泥”“制坯”“自然干燥”“上釉”“装窑”“烧窑”等多道程序。
整个制作过程的技艺均无任何文字、图解、工程方式等资料,全凭师带徒言传身教,制作者全凭经验感觉来完成,有相当的随意性和艺术性。
一抔泥,一把火
传世绵延
荣县土陶把玩于荣县人之股掌
扬名海内外
综合自《四川画报》总第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网站
摄影/蒋翼鹏
编辑/黄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