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寻找丢失的ldquo小耳朵rd

北京酒渣鼻治疗医院 http://liangssw.com/jiepai/13124.html

近日,一条寻找人工耳蜗外机的消息刷遍朋友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位广州妈妈抱着植入了人工耳蜗3岁宝宝,在2号线换乘地铁时意外丢失体外机。消息一出引来不少热心市民帮忙寻找。

在这一场全城动员的爱心行动中,有传言说丢失的人工耳蜗如果找不到,宝宝就需要再次进行开颅手术,引得众人更加紧张。对此,我院耳鼻喉科主任郑亿庆教授表示,耳蜗体外机确实很贵,但是耳蜗植入并非开颅手术!

真相一

耳蜗植入不是开颅手术

人工耳蜗是一种植入到皮下的电子助听装置,能够帮助重度和极重度听损患者重获听力。耳蜗植入手术以微小的切口及微创的路径,实现对耳内结构的“微创”,把植入体的线圈和处理器固定在颅骨和头皮间,而非“开颅”。

——耳鼻喉科医生

真相二

丢失体外机不需要重新手术

目前人工耳蜗主要由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组成。体内部分由手术植入,其内部有线圈负责接收信号,解码后经电极直接刺激听神经,一般情况不需主动“打理”。而体外机则是给小孩量身订做的独一无二的“小耳朵”,但若外机意外丢失或损坏后,只需更换另一个外机输入相同的程序即可。

——耳鼻喉科医生

提醒公众

声音处理器倘若丢失会给一个家庭

带来数万元的经济负担!

假如您在公共场所拾获

像“蓝牙耳机”一样的物品

请您将其转交给当地工作人员或是当地警察。

人工耳蜗体外机如何防丢失?

孩子活泼可爱,喜欢抓挠头皮,声音处理器容易丢失。“全城找耳蜗”例子屡见不鲜,在人潮拥挤的地方,家长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小耳朵”,值得我们去注意。

从源头上固定(耳背式):

可以到专业的听力中心定制人工耳蜗专用骨架式硬耳模,来固定人工耳蜗的耳背式处理器。带上骨架式硬耳模后,不仅能够防止丢失,而且耳背式声音处理器对声音收集的效果好。

既美观又稳固(衣领式):

家长可以给爱美的小姑娘,编织头花,可以把声音处理器与漂亮的发卡橡皮筋绑定在一起。给男孩子挑选酷酷的徽章耳蜗套,将声音处理器固定在衣服上。

除此之外,热心家长也各出奇招????

家长A

可以将印有家庭联系电话的小贴纸,贴于体外机上,若丢失“小耳朵”,方便拾获者联系到自己。A4纸,直接打印出来,贴到耳蜗上,表面贴一层透明胶纸保护。简便一点的方法,手写一个纸条贴上也可以的。

再看看另一位家长留言????

家长B

我们可以给耳蜗或者助听器配上挂绳;也可以用扣针将外机扣上孩子的衣服

人工耳蜗日常保养知多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工耳蜗就像耳蜗宝宝的耳朵一样,耳蜗家庭尤其需要关心它的日常养护,不仅能让它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更能够延其使用寿命。

家长需要牢记

耳蜗保养的两个要点

1

干燥

日常:

在潮湿环境下,佩戴设备需每天使用干燥盒进行干燥,每月应更换一次干燥砖,使用电子干燥盒干燥需取出锌空气电池。

下雨天:

耳蜗处理器也有防水功能,有的不防水要做保护,可以戴帽子防止雨水打湿处理器。若不小心被打湿,随即使用干布擦拭,切勿使用吹风机、微波炉等烘干,损坏配件。

洗澡或游泳:

给孩子去掉处理器后,家长可以大大放心,在游乐场玩蹦床、过山车等游戏,也需要摘下处理器,避免丢失。

2

清洁

日常:

深度清洁麦克风处理器两个星期一次,擦拭要干布(专门擦拭用干布),不要用纸巾,请注意蘸了酒精之后一定要拧干哦。干布蘸酒精擦拭过后,用棉签,再擦拭一次。

耳蜗线圈、麦克风:

小刷子轻轻擦耳蜗线圈灰尘表面,还有注意是耳蜗麦克风清洁,时间长了不清洁导致麦克风带有杂音,一定要看到麦克风积聚的灰尘,要把灰尘清洁干净。

酒精的选用:

建议使用,清洁效果更好,含水量较少的95度酒精。

写在最后: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人工耳蜗植入是皮下手术

无需开颅

无需开颅

无需开颅

外机丢失无需重新植入!

家长如发生耳蜗外机丢失无需惊慌,可向当地警察求助并发动热心群众接力寻找“小耳朵”,同时留意新闻媒体报道。

专家简介

郑亿庆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大名医,广东医师奖获得者,现任我院院长助理、耳鼻喉科主任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曾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耳鼻咽喉科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对人工听觉植入、咽鼓管相关疾病、中耳炎、外中耳畸形、面神经疾病、耳硬化症、颞骨肿瘤、听神经瘤以及耳鸣、耳聋、眩晕、头颈肿瘤及嗓音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任中山大学听力与言语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听力与言语科学系主任,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前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耳鼻喉分会名誉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听力分会副主委。一直以来主要从事耳科基础研究工作,近10年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及省级科技计划、省科委、省卫生厅、市重大项目在内的各类基金1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篇余,其中SCI53篇。参编专著6部,其中副主编及以上4部。

来源:听佳浩说(ID:tingjiahaoshuo)

编辑:党办

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定期更新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kb.com/ways/14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