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疾病治疗 > 关爱成人听力健康,让幸福ldquo听 >
关爱成人听力健康,让幸福ldquo听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力对人们学习工作至关重要;“一聋三痴、久聋必痴”,耳聋对群众生活交流影响巨大。成年人的不良用耳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得成人听力损失日渐增多,老年聋患者呈现明显增长趋势。我国新生先天性耳聋的发病率为1-3‰,青春期则上升至3.5‰,成年人耳聋发病依次升高,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则高达73.58%(占老年性疾病的第一位)。目前我国听力语言残疾人有万,但仅有10万听障患者植入了人工耳蜗,其中大多数为儿童,绝大部分成人和老年聋患者并没有及时得到到听力康复,成人聋和老年聋患者都亟待社会加大关爱和帮助,让幸福能够“听”得见。
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耳聋原因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药物性耳聋、中耳炎后聋或遗传性迟发性耳聋(如: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成人聋和老年聋患者都曾有正常的听力,并且获得了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其听觉语言中枢也得到了充分发育,因此,这些耳聋患者都统称为成人语后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成人聋和老年聋患者对听力康复需求也更为迫切,医院的耳科门诊中,成人聋和老年聋求诊患者也越来越多。
病人A:一位帅气的年轻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就诊,家人说:“孩子从小听力就不太好,我们也没怎么在意,现在感觉听力越来越差了,成年后也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了,我们希望医生能救救他。”
病人B: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年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就诊,他自己说“我年轻时耳朵有中耳炎,中耳炎控制后佩戴助听器还可以听到,现在戴助听器也不行了,别人和我说什么我都听不到了,感觉没办和别人交流了,希望医生能帮帮我。”
提高和恢复成人聋和老年聋的听觉能力,能显著增进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显著改善他们的焦虑和自卑的心理,能使他们重新获得自信,大大提高他们的社交和生活质量,下面两位即为鲜活的例子。
案例A:22岁的小杜是成人语后聋患者。8岁时听力开始下降,当时佩戴了一段时间助听器,后来因为助听器效果不理想,就没有坚持戴。小杜今年已经22岁了,由于听不清楚,给她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困难,性格变得十分内向、多疑,不愿和别人交流。近年来,小杜的姐姐带她四处求医,希望能解决妹妹的听力问题,经过详细的检查评估,医生建议给小杜植入人工耳蜗,由于小杜的耳蜗和听神经结构发育正常,她也很喜欢听音乐,因此家人帮小杜选择了欧洲奥地利的全覆盖性人工耳蜗,语言清晰度和音乐聆听效果会更佳。现在小杜手术后近一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杜的人工耳蜗康复感受:
案例B:缪伯今年60多岁了,20年前因为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曾佩戴过6年助听器,近年来听力下降逐渐加重,助听器已经不起作用了。听力的下降对缪伯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不便,由于听不清,无法与他人交流,甚至误会了其他人的意思,对缪伯的心理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详细的检查,缪伯的听力已是极重度听力损失,医学上也只有植入人工耳蜗才能恢复听力。家人通过对比了解,帮缪伯选择了欧洲奥地利的微创性人工耳蜗,其植入体小巧轻薄、电极柔软微创,对年迈体弱的缪伯术后康复更加有利。缪伯术后症状很轻,恢复也很快,终于等到了开机的日子,在开机的那一刻,缪伯激动得流下了泪水,缪伯说:“我听到了女儿叫我爸爸,多少年都没有听到这么清楚了!我听到了世上最幸福的声音,感谢医生,感谢人工耳蜗技术!”
过去许多成年患者及其家属对耳聋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成人语后聋是人工耳蜗手术的最佳适应证,他们听觉言语中枢在耳聋前就已经得到了良好发育,在他们植入人工耳蜗后,重新获得听力,就能够快速唤起他们过去对语言的记忆,因此成人语后聋患者在人工成功植入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听觉语言交流能力。专家建议:对于语后聋患者,最重要的是耳聋后应该尽早植入人工耳蜗,这样才能尽早唤起他们的语言记忆,获得更好的语言康复效果。如果耳聋时间太长,语后聋对过去语言的记忆也会逐渐淡忘,这会导致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后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适应康复,部分会导致语言功能退化。
老百姓通常认为老人听力下降是正常现象,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因此,老年聋被耽误的非常多,延误治疗时机,进而使听力进一步恶化。所以,老年人听力下降也需要积极及时地检查与治疗,可以通过控制基础病用药,中重度可以验配助听器,重度极重度耳聋也可以植入人工耳蜗,一样也可以让老人把“幸福”听见。可以将“听不见”变成“听得见”;将“听不清”变成“听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