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旅游用品 > 旅游用品发展 > 大师谈美之二为什么画比照片更美 >
大师谈美之二为什么画比照片更美
沙漠的人想看海,海边的人想看沙漠北京的人想去三亚,三亚人想去北京南方的人想看雪,北方的人想下雨…………生活处处是“家花不如野花香”:外出旅游、购买油画、收藏古董、看外国人好看、向往农村生活。对过去和现在也有这样的情况:小时候苦,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多甜蜜。刚进入社会苦,却喜欢那个时候的经历。初恋总是温馨浪漫……看不到实际用途的更美看眼前事情,总是持着实用的态度,有用没用从而引起欲念和嫌恶。比如看柳树和倒影,看到柳树总是会想到做家具、烧火、纳凉等生活联想,而树的倒影是另外一个世界,是虚幻的,和实际人生没有关联,因此看着更美。树和现实没有距离,倒影和人生有距离。美就出现了。旅游的时候看到的环境还没有想到有什么作用,因此能看到他们本身的美。过去比现在更美比如一件古董。在千百年前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祭祀用品,现在就成为国宝后母戊鼎。比如童年往事。小时候天天下地干活,当时很辛苦,现在想起来觉得那个时候日子过得舒服。这就是在时过境迁之后,不受当时实际问题牵绊,所以把他当作有趣的好看的回味。一般人总是看实用性。买衣服想着保暖就好,理发就想着短短就行了,化妆就想着脸不脏就好。画有什么用,不管吃不管喝等等美要和现实生活有适当的距离。艺术家能从实际厉害关系、实用价值中跳出来。聚精会神的欣赏事物的美。他们知道艺术和实际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比如画一幅美女,离的太近了容易让人产生欲望,离的太远又没法欣赏。只有情感不是艺术。艺术是情感的流露,但是也要经过特别用心的处理。比如杜甫的“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比如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只有悲伤写不出这样的句子。艺术家在写自己感情的同时必须把这种感情客观化。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情感特别深刻,但是创造不出艺术的原因。“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朱光潜《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