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常用治疗方法冷冻介绍

冷冻治疗是应用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之发生坏事或诱发生物效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因其简单易行,故在皮肤科广泛应用。

(一)作用机制

组织坏死作用低温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组织坏死:①机械损伤:低温可使细胞内外水分形成冰晶而导致机械性甚至致使性损伤;②细胞中毒死亡:细胞内外冰晶形成,可使组织中电解质浓度增高和酸碱度发生变化,导致细胞中毒死亡;③细胞膜内脂蛋白复合物变性:冷冻可致细胞生物膜结构破坏,通透性增加,选择性改变,从而导致细胞代谢障碍,破裂,直至死亡;④血液循环障碍:低温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慢,并致血管内皮肿胀,坏死,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组织,细胞缺血性坏死。

冷冻免疫反应冷冻杀伤组织细胞后,损伤的组织可成为抗原刺激物或释放抗原物质而诱导产生抗体,从而激发冷冻免疫反应,临床上冷冻治疗原发性肿瘤或者疣类病变时,转移肿瘤可随之消失。

麻醉作用低温可降低末梢神经的敏感性,对于小而分散,侵润麻醉有困难的皮损,可行冷冻麻醉来配合其他疗法(如CO2激光等),这不仅利用冷冻的麻醉作用,同时也可体现其治疗作用。

(二)冷冻疗效的影响因素

1制冷剂制冷剂的种类较多,制冷温度越低,对组织细胞的损伤越大。目前在皮肤科临床以采用液氮为主,与其他制冷剂相比,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制冷温度低,沸点为—*度,对组织的破坏作用大;②化学性质稳定;③不易燃、易爆;④无毒性、刺激性和腐蚀性;⑤来源丰富,价格便宜;⑥存储,使用方便。有文献报道,冷氦气有可能成为不远的将来所使用制冷剂,但是由于其装置及操作过程复杂,切氦气价格昂贵,故目前难在临床推广。干冰是一种固态制冷剂,升华时可达到—78.5*度的低温,但因其不易保存,且制冷温度不如液氮低,故现已基本淘汰。

2冷冻方式由于温度骤降对组织的损伤大,因此,同样使用液氮并治疗相同的时间,当采用喷射法达到快速冷冻时,与接触法相比不仅作用深度深,且对组织所致损伤亦大。

3冷冻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冷冻时间的长短与冷冻强度呈正比。有实验证明,在10mm以内的组织冷冻曲线中,以1分钟内为最快,3分钟时温度曲线趋于平坦。

4冻融次数冷冻使组织结成冰块后,让其完全自然溶解,称为一次冻融,多次冻融可加深冷冻的深度,减少活细胞的残存率,因此对组织具有更大的破坏作用。

5压力冷冻时,施加一定压力,减少局部血流,减少温度的散失,可使局部的温度更低。

6组织特性不同组织的类型、含水量、导热性及血管分布等,均可成为影响冷冻的因素。黑素细胞和上皮细胞对冷冻反应敏感,故冷冻疗法极易致色素脱失;神经纤维对冷冻有一定的抵抗力;软骨和骨组织对冷冻不敏感,因此冷冻疗法是耳廓和鼻翼等部的皮损的首选疗法之一。血管丰富的组织可使冷冻的效率降低,而缺血组织可提高疗效。

(三)治疗方法

1棉签法该法最简单,根据皮损大小,准备相应得棉签并浸蘸液氮,迅速放置于皮损上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2接触法与棉签法相同,该法治疗时将治疗器直接与皮损接触,可分为封闭式接触治疗法和浸冷式冷刀法两种。

3喷射法装在密闭容器中的液氮由于蒸发而产生压力,可通过容器上的喷嘴直接喷射到皮损上,以行冷冻治疗。此法属于快速冷冻,故其作用最强,适合于面积较大,表面凹凸不平和深在损害的治疗。

冷冻治疗皮肤恶性肿瘤,必须采用快速冷冻,且应反复多次冻融,治疗时应使距肿瘤边缘和基底部5—10mm处的组织温度降到—40*度以下,这样才能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

(四)适应症

1良性皮肤病

(1)各类疣:对寻常疣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掌跖疣的治愈率则较低(50%-60%)。对甲周疣,冷冻疗法可作为首选,该方法不会因损失甲母而影响甲的生长,另外对其他疣如尖锐湿疣、扁平疣、传染性软疣,冷冻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冷冻疗法无论治疗何种疣,多需反复多次治疗。

(2)皮肤良性赘生性损害:如疣状痣、毛发上皮瘤、结节性硬化症的面部皮脂腺瘤、汗孔角化症、脂溢性角化症等损害,冷冻治疗不仅有效,且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对瘢痕疙瘩,冷冻治疗是首选方法之一,特别是损害较小、散在、多发的病人。约半数以上损害在治疗后不再复发。但治疗本病,为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仍多采用联合疗法。

冷冻血管瘤也有一定疗效,但应持谨慎态度。对面积小而表浅的发展中损害,方可冷冻治疗。面积较大或较深在的损害,则不宜采用冷冻疗法。

(3)炎症性增生性疾病:如结节性痒疹、疥疮结节、肥厚性扁平苔藓、增殖性盘状红斑狼疮等,冷冻治疗均有良好疗效。

(4)色素性疾病:冷冻治疗雀斑有良好疗效,应用浸冷式冷刀治疗更为方便,冷冻也可用于老年性黑子等的治疗。

(5)其他:冷冻用于治疗斑秃、硬化萎缩性苔藓、囊肿性痤疮、粘液囊肿、结节病等皮损,均有一定疗效。

2恶性皮肤肿瘤及癌前损害对损害小的非色素皮肤癌(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冷冻治疗有良好的疗效,治愈率可达95%—98%由于结缔组织、骨、软骨组织对低温有较好的耐受性,发生在耳廓、鼻翼的肿瘤,应用冷冻疗法可以保留更多的正常组织,从而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另外恶性黑色素瘤、老年性恶性黑子等,冷冻是可供选择的方法。对鲍恩病、光线性角化、粘膜白斑等癌前损害,由于病变表浅,冷冻更易进行,疗效也高。

(五)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1疼痛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因人而异,多为暂时性,部分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一般均能耐受而无需特殊处理,严重者可给予止痛剂。

2水肿冷冻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水肿,冷冻后即刻发生,在组织疏松部位如眼睑、唇、舌、包皮和阴唇等可致严重水肿,一般在一到两天内可逐渐自然消退。

3水疱与血疱疱的形成及严重程度与冷冻强度有关,一般在24小时内形成,轻者为水疱,重者可形成血疱。疱小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对于较大的水疱或者血疱应在无菌条件下抽取疱液,这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肿痛感,同时应保护创面,避免感染。

4皮下气肿当局部皮肤有破损时进行喷射冷冻治疗,可导致皮下气肿的发生,如范围小一般不需处理,1—2天可自行消退。

5色素脱失因为黑素细胞对低温敏感,故此现象易发生于皮肤较黑的患者。程度轻者在数月内可消退,而重者则为永久性。

6色素沉着是炎症后色素沉着,较常发生。冷冻后避免日晒或使用防嗮用品可使其发生减少或程度减轻。一般数月内逐渐消退。

7继发感染在深度冷冻后,由于皮肤破溃或处理水疱和血疱后,未能有效地保护创面而易致感染发生,因此,冷冻治疗时,处理水疱是以及术后的创面应按要求操作、处理。

8出血多发生于治疗肿瘤和血管瘤后的七日左右,其原因为结痂或血栓脱落,也可能是血管破裂而致,可采用压迫止血,必要时应手术结扎、缝合。

9感觉障碍和麻痹这是由于冷冻损伤了神经末梢所致,故在治疗指侧、耳后等部位时,应注意避免损伤神经。由于神经纤维对冷冻有一定的耐受性,故此现象较少发生。

10附属器损伤由于冷冻易损害毛囊和汗腺,故常可导致治疗局部毛发脱失和少汗。

11瘢痕形成多为柔软的萎缩性瘢痕,极少发生增殖性瘢痕。

12系统性反应部分患者接受冷冻治疗后,全身发生风团等急性荨麻疹样反应,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休克现象,表现为头晕、心悸、血压下降、心脏传导阻滞等,因此,治疗时患者应采取卧位,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处理。

(六)注意事项

1治疗后尽量保持创面清洁和干燥,对结痂或出现水疱、血疱抽取疱液后可外用抗生素制剂以防感染。

2治疗时患者应取卧位,以免发生头晕、晕厥或休克等反应。

3对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白血症患者应控制治疗范围,不应采取大面积冷冻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放射性损伤的皮损部位应慎用冷冻疗法。

4治疗后且勿将结痂强行剥离,应让其自然脱落,同时。治疗后应避免过度日晒,以免形成色素沉着。

-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古代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kb.com/wacs/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