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治疗医院 > 年世界听力日保持听力,终生受益 >
年世界听力日保持听力,终生受益
世卫组织将在年世界听力日强调,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确保听力损失者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
世卫组织将提请人们注意在这方面可以采用的各种办法
年世界听力日的宣传要点:
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相互交流和良好听力使个人、社区以及全世界紧密相连。
对于听力损失者来说,适当和及时的干预措施有助于他们获得教育、就业和交流机会。
在全球范围内缺乏解决听力损失问题的干预工具,如缺乏助听器。
应通过卫生系统提供早期干预服务。
重要事实:
全球大约有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1),其中万是儿童。
据估计,到年将有9亿多人出现残疾性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可能由遗传、分娩综合症、某些传染病、慢性耳部感染、服用特定药物、暴露于过量噪音和衰老造成。
儿童听力损失60%源于可预防的原因。
11亿年轻人(年龄在12至35岁之间)由于暴露于娱乐环境中的噪音而面临听力损失的风险。
听力损失得不到处理,每年给全球造成的费用达亿美元。旨在预防、识别和处理听力损失的干预措施具有成本效益,可为个人带来极大好处。
使用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或辅助器具会对有听力损失者有帮助。他们还可以从字幕和手语及其它形式的教育和社会支持中获益。
超过全世界人口的5%,也就是4.66亿人,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4.32亿成人和万儿童)。据估计,到年将有9亿多人(或者说十分之一的人)出现残疾性听力损失。
残疾性听力损失是指成人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40分贝,儿童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30分贝。患有残疾性听力损失的人大部分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约有三分之一65岁以上老年人有残疾性听力损失。该年龄组残疾性听力损失患病率在南亚、亚太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高。
听力损失和耳聋:听力不像正常听力者那么好(双耳听阈为25分贝或更好)的人就是有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程度从轻度到中度、重度和极重度不等。它可能影响一只耳朵,也可能影响双耳,导致听对话或大的声音有困难。
“耳背”是指患有轻度到重度听力损失。耳背的人通常能说话交流,并且可受益于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其它辅助装置及字幕。听力损失更严重者可以植入人工耳蜗。
“耳聋”的人大多有极重度听力损失,即基本或完全听不见。他们常用手语沟通。
听力损失和耳聋的病因:听力损失和耳聋有先天性原因也有后天性原因。
先天性原因:先天性原因可能导致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可能由遗传性和非遗传性遗传因素导致,也可能由于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的某些并发症导致,包括:
孕妇感染风疹、梅毒或其它某种感染;
低出生体重;
出生窒息(分娩时缺氧);
妊娠期不当使用特殊药物(如氨基糖甙类、细胞毒性药物、抗疟药和利尿剂);
新生儿严重黄疸,可能损害新生儿听觉神经。
后天性原因:后天性原因可能导致在任何年龄发生听力损失,例如:
脑膜炎、麻疹和腮腺炎等传染病;
慢性耳部感染;
耳内积液(中耳炎);
使用某些药物,例如用于治疗新生儿感染、疟疾、耐药性结核病和癌症的药物;
头部或耳部受伤;
大量噪音,例如机器和爆炸发出的工作场所噪音;
娱乐中暴露于强烈的声音,例如高音量长时间使用个人音响设备以及经常去音乐会、夜总会、酒吧和体育赛事;
老龄,尤其是由感觉细胞退化引起;
蜡或异物阻塞耳道。
儿童听力损失的最主要原因是慢性中耳炎。
听力损失的影响:功能影响:听力损失最影响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听力损失得不到处理的耳聋儿童会出现语言功能发育迟缓。
未得到处理的听力损失和中耳炎等耳病可能对儿童的学业表现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听力损失者的复读率往往更高且更需要教育援助。合适的膳宿安排对于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至关重要,但并不总能获得。
社会和情绪影响:与人沟通会对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导致孤独、孤立和沮丧感,特别是对听力损失的老年人而言。
经济影响:据世卫组织估计,听力损失得不到处理,每年给全球造成的费用达亿美元。这包括卫生部门的费用(不包括听力设备的费用),教育支持的费用,生产力损失和社会费用。
在发展中国家,听力损失和耳聋儿童很少接受学校教育。听力损失成年人的失业率也更高。即使找到工作,和一般劳动者相比,听力损失者在职场中处于较低级别的比例也更高。
改进听力损失者获得教育和职业康复服务的机会并提高公众特别是雇主对于听力损失者需求的认识,这将有助于降低听力损失者的失业率。
预防:总体上认为,一半的听力损失病例可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得到预防。
在15岁以下儿童中,60%的听力损失归因于可预防的原因。该数字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75%)比高收入国家(49%)更高。总体说,儿童听力损失的可预防原因包括:
腮腺炎、麻疹、风疹、脑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和慢性中耳炎等感染(31%);
出生窒息、低出生体重、早产和黄疸等出生时的并发症(17%);
对孕妇和婴儿使用耳毒性药物(4%);
其它(8%)。
一些简单的听力损失预防战略如下:
对儿童进行免疫接种,预防麻疹、脑膜炎、风疹和腮腺炎等儿童期疾病;
孕前对少女和育龄妇女进行免疫接种,预防风疹;
通过良好的个人卫生预防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孕妇进行梅毒和其它感染的筛查和治疗;
加强孕产妇和儿童卫生规划,包括促进安全分娩;
遵守耳部保健实践;
通过提高对风险的认识减少暴露于(工作场所和娱乐设施的)巨大噪音;制定并实施相关法规;鼓励使用个人保护装置,比如耳塞、降噪耳机和头戴式耳机。
儿童中耳炎筛查,配合适当的医疗或手术干预;
避免使用有可能损害听力的特殊药物,除非由合格医生开具处方并进行监测;
转诊高危幼童(如有家族耳聋史、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患黄疸或脑膜炎等),及早进行听力测评,并确保在需要时迅速诊断和进行适当治疗;
落实《世卫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个人音响系统和设备全球标准》。这可由政府和智能手机以及MP3播放器的制造商共同完成。如果该标准得到执行,就可有助于预防由有害听力做法造成的听力损失。
围绕听力损失、其成因、预防和发现问题,对年轻人和普通人群开展教育。
发现和管理:及早发现和干预对于缩小听力损失对儿童发育和学业成就影响很关键。通过婴儿听力筛查及早发现和管理可以改进有关婴幼儿的语言功能发育和学业发展。应该给耳聋儿童提供机会和自己的家人一道学习手语。
进行学前、在校和职业耳病和听力检查,是及早发现和管理听力损失的有效方法。可以使用hearWHO应用程序进行筛查。此应用程序可由成人下载使用,以定期检查和跟踪听力状况。卫生工作者也可使用该应用程序来筛查社区人员,以便在有指征时要求相关人员接受听力测试。
有听力损失者可以利用助听装置,如助听器、植入式人工耳蜗和其它辅助装置等。言语治疗、听觉康复和其它相关服务对他们也有好处。但是,全球助听器的产量只能满足不到10%的全球需求和不到3%的发展中国家需求。在许多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缺少助听装置的调试维修服务甚至没有电池都成了障碍。在全世界生产适用、可负担的助听器和植入式人工耳蜗并且提供方便的后续服务,将使许多听力损失者获益。
听力损失者可以通过学习唇读、使用写好或印刷好的文字以及手语沟通。手语教学对听力损失儿童很有好处,而给电视节目加字幕和手语解说则有助于听力损失者获得信息。
确定官方的国家通用手语并增加手语翻译数量特别有助于改进手语服务的获得。鼓励建立听力损失者组织和父母及家庭支持团体并加强人权立法,这些也可有助于保证使听力损失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世卫组织的应对:世卫组织协助会员国制定规划,将耳部和听力初级保健纳入国家初级卫生保健系统。世卫组织的工作包括:
为会员国制定并实施听力保健国家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对卫生保健工作者进行听力保健培训提供技术资源和指导;
制定和传播关于听力损失主要可预防病因的建议;
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对听力损失患病率、病因和影响的认识,加强把握预防、发现和管理时机的意识;
为进行有效宣传,制定和传播以证据为基础的工具;
坚持每年举办世界听力日活动并鼓励借此机会进行宣传;
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制定强有力的听力保健规划,例如关于可负担的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和其它服务的相关举措;
收集关于耳聋和听力损失的数据,说明问题的规模和影响;
启动并宣传《世卫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个人音响系统和设备全球标准》。
通过世卫组织确保听力安全举措,提高人们对听力安全的认识,减少由娱乐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风险。
采取措施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包括听力损失者和耳聋者,如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网络和规划。
年,第七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关于预防耳聋和听力损失的决议。该决议呼吁会员国在全民健康覆盖原则的指导下将耳部和听力保健战略纳入其初级卫生保健框架。同时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层面采取一系列有助于耳部和听力保健的行动,其中包括上述诸多措施。
(1)残疾性听力损失是指成人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40分贝,儿童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30分贝。
本文转载自《世卫组织》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