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患病病因 > 科普每年有3万孩子因药致聋关于药物 >
科普每年有3万孩子因药致聋关于药物
今天(年9月27日)
是国际聋人日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我国的听力残疾人约万人,占全国残疾人的30%以上。
而你知道么?
我国每年有3万多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
约名儿童死于用药不当,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
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
每年死于不良用药的人群中,儿童占1/3。
01
什么是药物性耳聋?
药物性耳聋指的是使用某些药物治病或人体接触某些化学制剂后所引起的耳聋。多年来,由于大量化学药物和抗菌素的广泛应用,己发现近百种耳毒性药物。目前,药物致聋己成为我国聋儿的主要发病原因。
近年来,虽然一些常用的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已为人们所认识,但新的耳毒性药物不断增加以及联合用药的广泛应用,药物性耳聋患者似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目前临床上已知的耳毒性药物
1.氨基糖甙类抗菌素
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阿霉素等。
2.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
包括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妥布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杨酸制剂
如阿司匹林、APC、保泰松等。
4.利尿剂
如呋噻米、利尿酸、汞撒利等。
5.抗肿瘤药物
如顺铂、2—硝基咪唑、长春新碱、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中药
如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局部麻醉药
如利多卡因、地卡因等,也有致聋风险。
8.吸入性有害气体
如氨基苯、硝基苯、甲醇、二硫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四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9.其他
如奎宁、卡伯、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02
药物性耳聋有什么表现?
耳毒性药物致聋与药物种类、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及途径、内耳的药物浓度、药物排泄速度、遗传等因素有关。症状可能出现在用药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停药数日、数周甚至数月。症状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听力损害通常是双侧对称性,也可以是单侧的。以高频听力损失开始,渐向低频扩展,少数人会继续恶化,至全聋。耳鸣常为耳中毒的前驱症状,或与耳聋同时出现,耳鸣多经久不息,或可伴有头疼、头晕、呕吐等症状。早期轻度中毒者,经积极治疗,听力可部分恢复;对于中毒时间较久的耳聋、耳鸣,治疗较困难。03
如何预防药物性耳聋的发生?
预防药物性耳聋的关键是合理使用耳毒性药物。1.有用药致聋史或家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2.避免联合或连续应用多种耳毒性药物,需联合用药时应掌握其指征,防止滥用。既往使用耳毒性药物或听力有损失者应慎用,防止蓄积中毒。3.65岁以上老人、孕妇、6岁以下幼儿避免或不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4.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糖尿病、感音神经性聋、噪声性聋者应慎用耳毒性药物。5.应用耳毒性药物时可使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或抗过敏药等保护内耳功能。6.用药过程中一旦出现高音调耳鸣、耳胀、耳聋、眩晕、恶心等中毒的症状迹象,医院检查和治疗。7.饮食上宜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族的食物和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少吃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8.中医中药治疗耳聋、耳鸣有较好的疗效。可辨证使用通络解毒开窍,补气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同时可配合针灸、按摩、穴位注射等方法,以改善内耳供血、增强耳内代谢,提高内耳毛细胞兴奋性,促进耳部细胞的修复再生。END
▼往期精彩回顾▼新冠疫苗何时上市?谁先打?多少钱?官方回应!
市药监局召开督促“两品一械”重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会议
有这样一群人为用药健康护航~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医院”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