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患病病因 > 全国爱耳日WHO全球15的人听力受损1 >
全国爱耳日WHO全球15的人听力受损1
《世界听力报告》
昨天(3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首份《世界听力报告》称,目前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有听力问题。在未来30年里,听力受损的人数可能会增加1.5倍以上,从年的16亿人增加到25亿人。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报告中说:“由于我们未能充分解决听力损失问题,估计每年损失1万亿美元。”“虽然经济负担是巨大的,但伴随听力损失而来的沟通、教育和社会互动缺失所造成的痛苦,是无法量化的。”
今年的3月3日,是我国的第22个“全国爱耳日”,同时也是第9个“世界听力日”。今年“世界听力日”的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沟通(HearingcareforAll!Screen,Rehabilitate,Communicate)”。
提高护耳意识
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障碍有极大的可能会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其感情、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在这爱耳日这天,我们希望能够借此传播正确的预防和保健知识,进一步提高各位家长和孩子的爱耳护耳意识,最后达到人人享有健康听力、正常沟通交流的目的。
如何保护听力
1.远离噪音源
远离并减少噪音的暴露时间是防止听力损伤最有效的做法。人持续暴露于85dB(分贝是音量的单位,分贝数越大代表的所发出的声音越大)的噪音超过8小时就有可能发生永久性听力损伤。只有远离噪音环境或尽可能减少持续暴露的时间,才能有效预防娱乐性噪音损伤听力。
2.正确戴耳机
长时间用耳机,由于耳膜距离耳机振动片很近,声波传导范围小而集中,对耳膜听觉神经刺激较大,就容易引起耳朵发炎、耳鸣、重听等症状,出现听觉疲劳,听觉神经得不到很好地休息,使听力下降甚至丧失。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耳机。在挑选耳机时,尽量选择噪音小、质地好的耳机。每次佩戴时间控制在3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3小时。在佩戴耳机时,将音量调至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在嘈杂环境中,尽量不要将音量调得太高。
3.耳朵经常按摩,控制自己爱掏耳朵的手
常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能够产生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对正常人来说,可以阻挡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染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同时,它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如果掏耳朵的方式不当,会将耳屎推向深处,阻塞耳道,影响听力。此外,如果用力过度,会损伤外耳甚至耳膜,导致外耳道炎症,造成感染。我们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因此,我们尽量不要去掏自己的耳朵,也不建议享受所谓的“采耳”服务。
拒绝揪打,揪耳朵打嘴巴都有伤及鼓膜,令耳鼓移位从而导致听力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儿童的咽鼓管比较直和短,更加容易损伤。
培养自己和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用耳卫生,尽量避免自行清理耵聍,医院就诊;如果有外耳道流水或流脓,需及时就医。
4.避免耳朵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如果不慎进水,可以让头部向进水一侧的耳部倾斜,一只脚抬起,患侧的脚轻轻蹦跳,耳道内的水就可以顺着外耳道自然流出。也可以用棉签把耳朵的水吸干,但在使用棉签的时候要注意棉签不要进入耳朵过深,以免伤害到耳蜗,对听力造成伤害。
如果耳道内的水不能及时清除,医院就诊,让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清理耳道内的积水。
5.控制电话时间
打电话时尽量不要将手机贴着耳朵。手机的声音听起来不大,其实非常嘈杂,使用耳机接听电话能有效缓解因长期电话量过度而产生的耳鸣等各种疾病。
6.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一些疾病可能影响耳朵的健康。比如中耳炎就可能被感冒、麻疹、腮腺炎、风疹等疾病引发,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就是对耳朵的一种保护。
部分药物具有很强的副作用,服用过量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药量和时间服用。用药不当是儿童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避免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
当儿童患有疾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任何不当或超剂量使用都有可能导致耳聋。
7.不要紧捏鼻子用力擤鼻涕
感冒的时候鼻涕很多,孩子自己又不会擤,于是擤鼻涕就成了家长的事。有的家长给孩子擤鼻涕时,往往用两个手指捏住他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被从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轻轻用力向外呼气,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便会擤出来,用同样的方法再擤对侧。或者用纸巾放在双侧鼻孔的前方,不压鼻孔,只是轻轻用力从鼻孔向外呼气,将鼻涕擤在手绢中。
8.科学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以及维生素C对听觉细胞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可以选择适当补充维生素并多食用粗粮、蛋类、蔬菜、水果等食物,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9.耳朵不适时,及早干预
当耳朵出现痒、痛、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对于治疗效果,一般认为,听力下降程度越重,开始治疗时间越晚,预后越差。因此对于突聋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10.定期进行听力筛查
噪音性听力损失通常是缓慢的、进行性的,初期不易察觉,直至严重时,如经常听不清别人说话,或将电视机音量开得很大时才会引起注意,但此时听力损失已比较严重。因此定期进行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
保护听力,聆听世界美好声音,从生活的护耳好习惯养成开始!从今天开始!
加入体验快乐多元文化教育给孩子不一样的未来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