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诊断检查 > 爱心伸出援手助耳聋小女孩恢复听力 >
爱心伸出援手助耳聋小女孩恢复听力
父母都是聋哑人爷爷打小工奶奶卖米粿筹集手术费
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让小炘能够回到有声世界,可以拨打本报热线-,或者直接将钱汇到陈传枝小儿子陈森春的建设银行账户:。
昨日清晨6时,在码头镇区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陈瑞美守着一个小摊,“好吃的米粿,来一块吧!”
对50岁的她来说,卖出越多的米粿,治愈孙女的希望就越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让2周岁的孙女小炘(化名)无法听到声音,也说不了话。植入人工耳蜗需要20多万元,这都要靠陈瑞美卖米粿和丈夫陈传枝打小工一点一点地攒。
2岁小女孩耳聋父母都是聋哑人
年3月的一天,在码头镇康安村,伴随着一声啼哭,小炘来到了这个世上。听到哭声,奶奶陈瑞美和爷爷陈传枝提起的心放了下来:“孩子应该是正常的。”
小炘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大儿子陈森福3岁时发高烧成了聋哑,儿媳黄婷婷则是出生后就丧失听力,后来也不会说话了。”陈传枝说,儿子儿媳结合后,他们担心生的孩子会遗传到父母的疾病。
小炘的出生给一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喜悦。可在小炘周岁之后,爷爷奶奶的心又提了起来,“小炘该学说话了,但是我们教了很多遍,她却只会‘啊——’地叫,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叫她,她也没反应。”陈传枝非常担心,“难道孙女的耳朵也有问题?”
爷爷奶奶的担忧在今年4月10日得到了证实。2周岁后还不会说话,按捺不住的两老带医院检查,结果孙女被诊断出患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两位老人有点无法接受,泪如雨下,怀里懵懂的小炘伸出小手为奶奶擦掉眼泪。
“也许是听不到声音,小炘很少笑,但她很喜欢跳舞。”陈瑞美说,每当电视里有人在跳舞,小炘也会跟着伸胳膊、踢腿,动作稚嫩可爱,旁观的人哈哈大笑,不明真相的小炘也会抿嘴一笑。
为筹集手术费爷爷打小工奶奶卖米粿
“孩子这么可爱,怎么舍得她听不到声音、说不了话。”陈传枝又带着小炘去了3医院,医生说只能植入人工耳蜗,所有费用要20多万元。20多万,对陈传枝一家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陈传枝说,小炘的父亲在一家卫浴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多元,仅能养活自己。雪上加霜的是,去年3月,陈森福的一截手指被机器绞断。小炘的母亲没有找到工作,只能在家带孩子。“一家子要靠我和老伴养活。”陈传枝说,55岁的他还要到建筑工地打小工,每天收入元,一个月工作20多天。此外,他们还要赡养80岁的父母亲。
为了攒钱,陈瑞美每天到集市上卖自制的米粿。每天早上4时,陈瑞美就要起床,将前一天泡好的大米磨成米浆,放入蒸笼。6时,带着近30斤的米粿,陈瑞美骑十几分钟的自行车到镇区售卖,“生意好的时候,能卖出去20多斤,赚90多元,差的时候,自己还要倒贴,卖不出去的只能拿回去喂猪。”陈瑞美说。
“我们向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借了钱,只有3万多元,离治疗费用还差一大截。”陈传枝愁得头发都快白了,“医生说孩子越早做手术越好”。
左耳存在微弱听力可植入人工耳蜗
昨日,记者联系上小炘的主治医师,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洪铭源。“经过检查,小炘患上的是感音神经性耳聋,而且属于极重度类型。”洪铭源说,考虑到孩子父母都是聋哑人,病因是遗传的可能性很大。
洪铭源表示,小炘右耳的听力完全丧失,左耳存在微弱听力,通过植入人工性耳蜗,左耳能够恢复部分听力,“至于能够恢复多少听力,无法肯定,一切得等手术后才知道”。
在洪铭源看来,小炘的情况发现的时间已经比较晚了。“最好是在一周岁时进行耳蜗移植手术。”洪铭源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发育较快,越早做手术越好。而对于这个孩子来说,进入有声世界的“门票”要20多万元。
20多万元,这张“门票”太昂贵,压得陈传枝一家喘不过气来。有亲朋好友来劝他们:“你们也拿不出这笔钱,不如不要治了,收养一个健康的孩子不是更好吗?”
可陈传枝的态度非常坚定:“孩子出生了,我们就要对她负责,无论如何,就算要了我们两个老人的命,也要让孩子听到声音。”(来源:南安商报作者:苏明明张亦弛陈晓萍)
更多南安新闻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