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疾病症状 > 全国爱耳日聆听世界,从爱护耳朵开始 >
全国爱耳日聆听世界,从爱护耳朵开始
“虽然我是五官中最不起眼的,也最容易被忽视。其实我很脆弱!一旦我受伤了,您就再也听不见清晨的鸟鸣,傍晚的微风,恋人的低语,亲人的问候——甚至,您将无法保持平衡。”
01
爱耳日介绍
每年3月3日为“国际爱耳日”。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国际爱耳日具体日期的确定,是因为数字3与耳朵的形状类似,因此3.3象征了两只耳朵。年,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一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
这次会议除了达成“北京宣言”:创立“国际爱耳日”(为促进全球听力保健的行动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听力损失的发生作准备)。每年国际爱耳日会设定一个主题,并围绕其开展大范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大家对听力保护的重视及预防听力损失的意识。
后来,国际爱耳日被越来越多的组织和国家所提倡,在过去几年中,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下,越来越多成员国开展了爱耳日的主题活动。
02
耳朵的构造及听力受损发病原因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除了掌管听觉外,也兼具保护平衡的机能。耳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其中耳廓与外耳道属于外耳,鼓膜及内侧的中耳腔属于中耳,耳蜗属于内耳。
如果病变发生在外耳和中耳,一般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如果病变发生在耳蜗,可导致感音性听力下降,如果病变发生在听神经或者听觉中枢,可导致神经性听力下降。
耳的任何一部分受损,结果可能严重,甚至会造成失聪,所以要好好保护耳朵。
药物中毒、遗传、环境噪声污染、中耳炎、意外事故……
这些先天或后天因素,都会让儿童出现听力障碍,遗传因素在先天因素导致的听力障碍中约占50%,后天致聋的主要因素是药物中毒,尤其是滥用耳聋性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03
生活中我们如何躲开伤害听力的危险因素,留住一对敏锐的耳朵呢?
一、避免耳朵进水
在洗澡,洗头的时候,或是我们游泳的时候要注意耳朵的防水,当不小心导致耳朵里进水,特别是不干净的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清理干净,不然很容易发炎的。如果洗头洗澡时耳朵里进水了,出来用棉签吸干净就可以了。如果游泳时耳朵里进水了,将头歪向耳朵有水的那一侧,然后采用同侧的脚原地单脚跳动,迫使水从耳内流出。
二、有噪音时要捂住耳朵
当周围出现很大的噪音时,比如飞机起飞、放鞭炮等,要捂住耳朵,以免耳朵耳膜受到影响。虽然很多人不以为事,但是时间长了会对耳朵造成一定损伤的。
三、不要经常的掏耳朵
掏耳朵过频了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的,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要使用棉棒掏,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
四、身体发烧等有炎症要及时吃消炎药
很多人不拿感冒发烧当回事,生病了也不按时吃消炎药,这样如果身体抵抗力低了,会诱发中耳炎的,对耳朵不好,要特别注意。
五、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走路、上班用耳机听音乐,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六、少吃高脂肪食物
如果经常吃高脂肪食物,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会使耳朵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平常应该少吃动物性食品肉类,多吃蔬菜水果。
七、定期检查耳朵
耳朵如果有不适感,应该定期的去请专业医生检查,不能自己盲目的处理。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发生耳蜗功能障碍发生率很高的,应及时治疗,防止循环障碍,延缓听力减退速度。
八、规律的生活作息
“一时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我们总能找到种熬夜的理由,加班、打游戏、追剧……可是要知道,个熬夜的理由也换不回你的听力健康。情绪不稳定、生活不规律都有可能影响到内耳循环系统,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发生。所以奉劝大家作息规律,为了耳朵也是为了自己的身体。
04
保护听力,从预防开始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听觉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同学们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其次,还应避免长期持续的噪声刺激等。
正确戴耳机
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的人应掌握“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人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让耳朵透透气。
症状早发现
经常听音乐的人应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当出现耳鸣、耳发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应该引起警惕,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接触噪音频繁,如娱乐场所演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则建议每年检查两次。
用耳要卫生
良好的用耳卫生对保护听力至关重要。比如生活中不要经常挖耳;保持耳道干燥;正确擤鼻,感冒时尤其不要两边一起使劲等。
谨慎用药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经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食疗法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缺锌是导致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平时可以多吃鱼、牛肉、猪肝、鸡等富含锌的食物。
心情要放松
保护听力也要有轻松愉快的良好心情,在压力面前学会自我调适、自我减压。合理安排作息,尤其注意不要熬夜。
对于耳朵及听力的保护,大家一定要勤预防,早就诊,早干预!
拟稿
校医室
审核
徐进高
发布
杨宇飞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