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疾病症状 > 舌咽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
舌咽神经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医院
软组织疼痛微创医学脊柱疼痛微创医学
技术研究发展推广
舌咽神经痛是一种局限于舌咽神经或者迷走神经的耳咽支分布区--舌后、咽喉部可放射至外耳的发作性剧烈疼痛。该病发病率远低于三叉神经痛,二者之比为2:。多见于中老年。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了,微血管压迫舌咽神经可能是主要原因。小脑后下动脉等血管压迫舌咽及迷走神经,造成舌咽及迷走神经的脱髓鞘改变,引起舌咽神经的传入冲动与迷走神经之间发生“短路”,引起疼痛。医院神经外科王昊
在临床症状方面,男性较女性多见,起病年龄多在35岁以后。疼痛局限于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咽支支配区,即咽后壁、扁桃体窝、舌根和外耳道深部等,可向外耳、下颌和齿龈放射。一般为单侧性,双侧仅占2%。疼痛如刀割、针刺、触电样,骤发,程度剧烈,历时数秒至1分钟不等,每天发作从几次至几十次。在大多数病例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静止期,有时静止期长达1年以上,但不会自愈。疼痛通常由进食、吞咽、说话等动作诱发。约10%的舌咽神经痛合并三叉神经痛。用4%可卡因或1%邦托卡因喷射咽后壁或扁桃体区,若疼痛消失可与三叉神经下颌支痛鉴别了。
舌咽神经痛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不依靠影像学检查。但影像学检查,如CT、MRI、DSA等有助于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舌咽神经痛,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是指舌咽、迷走神经的根部受到异常走形血管的压迫引发疼痛的病例。有时拉扯疼痛侧的耳垂能够缓解疼痛。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治疗原则:应在明确诊断后首选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时,再采用非药物治疗。凡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物也可应用于本病。常用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妥英纳、七叶莲、巴氯芬等。神经阻滞治疗:方法为经皮穿刺颈静脉孔射频治疗。
适用于:
①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者
②高龄或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
③合并多发性硬化的病例。
此种治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疼痛有复发及神经损伤导致的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和声音嘶哑等。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外科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适用于:
①药物或经皮穿刺治疗失败者;
②患者一般状况较好,无严重器质性病变,能耐受手术者
③排除多发性硬化或桥小脑角肿瘤等病变者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在手术显微镜下将位于舌咽、迷走神经根部走行异常、并对舌咽、迷走神经造成压迫的血管推移离开,并固定,使血管不接触到舌咽、迷走神经,从而解除血管对舌咽、迷走神经根部的压迫,恢复舌咽、迷走神经的正常功能,使疼痛症状得到缓解。
手术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切口在患侧耳后发际内,长约6cm,在颅骨上钻一直径2.5cm小孔,整个手术操作过程是在显微镜下完成的。手术时间约1-2个小时。
舌咽神经痛与三叉神经痛的鉴别:
本病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只是痛的部位、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有所不同:
①疼痛发作局限于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耳支及咽支的分布区。典型的表现为咽喉后部、扁桃体和舌根及耳道深部等处的阵发性剧痛。疼痛一般起自喉部、扁桃体窝及舌根。病人常因疼痛剧烈而难以准确定位。疼痛可放射至耳道、下颌和齿龈。疼痛局限一侧为其特征。②疼痛性质为刀割,针刺、触电样突然发作,程度剧烈,历时短暂,从数秒钟~1分钟。每日发作从几次~几十次。有时间不等的间歇期,在此期内病人一切正常。
③说话、饮食、咳嗽、伸舌、呵欠、喷嚏、吸气等常为疼痛诱发因素。发作时可伴流涎及阵发咳嗽、喉部痉挛、心律紊乱、少数病人甚至可伴心动过缓、停搏、晕厥、抽搐,类似Adam-Stoke综合征。
④本病少有板机点,如果有,多位于扁桃体窝、舌根部或咽喉部。
⑤发作时虽然疼痛剧烈,但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
你所看到的,也是别人所需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