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听见老年人与他人交流为什么老打岔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72.html

目前我国人口正处在老龄化阶段,听力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不仅直接导致沟通交流障碍,还会引发多种心理问题,极大地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打岔或是听力减退”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会出现神经细胞减少,神经递质与神经活性物质异常,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减慢等情况。听觉系统的衰老表现在双耳听力渐进性下降。衰老的过程可波及听觉传导系统的所有部分,其中以内耳受损最为明显,表现为听不清、经常打岔,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老年性耳聋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与全身系统性疾病、噪音及遗传密切相关,常见以下几种原因:

1.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其致聋机制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血液粘滞性升高、内耳脂质代谢紊乱等有关。病理改变以血管纹萎缩、毛细胞散在性缺失、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为主。临床表现为双侧对称性高频感音性聋伴持续性高调耳鸣。

2.高血脂

有资料表明伴有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中,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血脂增高脂质沉积使外毛细胞和血管纹变性,血小板聚集及红细胞淤滞,微循环障碍外,还可能与过氧化脂对听觉感受器中生物膜和毛细胞的直接损害有关,耳蜗底周末端螺旋器和相关的神经萎缩,故表现为进展缓慢的双侧性,高频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

3.糖尿病

糖尿病可致全身微血管病变,波及耳蜗血管,使其管腔狭窄而致供血障碍。原发性与继发性神经病变可累及螺旋神经节细胞,螺旋神经纤维、第Ⅷ脑神经、脑干中的各级听神经元和大脑听区,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变。一般以蜗后性聋或耳蜗性与蜗后性聋并存的形式出现。

4.骨质增生

老年人由于骨质增生和沉着,使内耳内听道及附近的骨性小孔和小管狭窄或闭塞,相应的神经纤维,螺旋神经节萎缩,神经细胞减少,这可能是老年性聋的又一病因。

5.噪音

据Rosen调查,苏丹地区偏僻部落人的听力,比城市居民听力好,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多能保持较好的高频听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噪音损伤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6.遗传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占主导地位

遗传学家们提出:在人类基因组中与听力下降密切相关的基因超过个。我国首先发现和定位了耳聋基因GJB3(Connexin31),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步进了国际先进行列。

总之,

健康听力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我们倡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kb.com/wazz/16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