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旅游用品 > 旅游用品发展 > 6岁男孩玩水后感染食脑虫住进ICU, >
6岁男孩玩水后感染食脑虫住进ICU,
6岁男童感染「食脑虫」的新闻冲上热搜,这个热搜相信是每个妈妈都不想看到的,太痛了,不知道您看到这个新闻想到了什么,对于我来说,我在思考海边还能不能去?还能不能愉快地玩水了?怎么做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先和大家梳理下关键信息,6岁多的小丁去海南旅游回家后出现发烧症状,发烧十余日不见好转,医院就医,最后还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情况很糟糕。
新闻截图最终得知孩子是被一种名为“狒狒阿米巴原虫”(俗称食脑虫)感染而引发的脑膜炎,而食脑虫引发脑炎致死率高达98%。
“我就带娃娃去海口玩了一趟,去海边游了一次泳,海边那么多娃娃在游泳,在玩沙,都没有事,怎么我娃娃就会着呀!这个概率是比中大奖还夸张的概率,我娃娃居然能碰上。”孩子妈妈在文章中写道。
孩子妈妈发文截图我查阅了资料,才知道孩子的不幸是有多不幸,中招的几率比中彩票还难,人体感染食脑虫的,全球70亿人,总共才例左右,中国也才几例,相当于14亿之10都不到,这个概率,做梦都不敢想吧!
悲剧已经发生,很多家长就讨论,夏季不让孩子玩水不现实啊,怎么避免伤害?
我综合了几个医生的观点,整理出了几个核心的内容,希望每个孩子日后都能避免。
食脑虫是个啥?我们身边哪些地方会有?首先我们来认识下这个要命的食脑虫,食脑虫主要存在于淡水环境,如未经处理的湖泊或河流水中,还有森林里,腐烂的树木、叶子里,淤泥,沙子里都可能存在。
因为食脑虫在自然水体中的密度不高,再加上我们人体本身对它就有比较强的免疫力和防护力,所以产生感染的几率并不大。但食脑虫能是通过鼻黏膜进入人体。
举例来说就是,游泳时,不小心鼻子呛水了,那么:食脑虫就容易进入鼻子里面,鼻子和脑袋是相通的,就容易钻进脑袋里面疯狂繁殖。
但目前还没有出现过在经过正确氯化消毒的泳池中游泳后,出现病例的报道。因此家长们不用过度焦虑,海边、正规的游泳池还是可以去的,但要掌握方法。
夏季孩子玩水,掌握4点更健康虽然食脑虫感染概率再低,家长也不希望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带孩子出去玩水,为了预防感染,家长们还是要记住下面点:
正规泳池游泳1.不要带孩子去野泳,不要带孩子去野泳,不要带孩子去野泳,一定要记住!池塘、小溪、湖泊、水库都不要!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如果要游泳,请带孩子去正规清洁、维护、消毒过的游泳池,且需要注意水质和卫生状况。
我们不仅要预防食脑虫的危害(虽然中招几率极低),还要预防其他高频发生的其他危害,每年因为野泳出事的新闻不在少数,轻则划伤、水蛭咬伤、细菌感染等,重则溺水有生命危险。
2.如果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自然水体,尽量避免用野外的水给孩子洗脸,更不要饮用,看起来很清澈的也不行!回来以后可以重点清洗下鼻腔!
戴好防护措施、提高防护意识:在家长带娃去海边、泳池玩水时,应该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孩子们可以穿着合适的泳衣,使用帽子、太阳镜、鼻塞等防护用品,以减少皮肤、鼻塞直接接触池水或沙滩的机会。
4、如果孩子在玩水后出现头痛、持续发烧不退、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及时送医。
让每个孩子原理意外伤害,这也是贵州妈妈把自己伤痛经历写出来的初衷,也是我们从这个不幸的经历中要学习和汲取到的教训,最后,希望新闻中的孩子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