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治疗医院 > 耳鸣和脑鸣,您真的了解吗 >
耳鸣和脑鸣,您真的了解吗
缺铜引发白癜风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7007739.html《保健医苑》是由国家卫健委主管、医院主办、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医学科普杂志,更多精彩内容详见《保健医苑》纸质杂志!邮发代号:82-33,欢迎订阅!很多人会因为耳朵里有嗡嗡声、医院就诊。他们的主诉通常是耳朵里的嗡嗡声时响不停,情绪焦虑,睡眠不好。这样的患者,我们通常会想到是耳鸣,很多人也是找耳科的医生治疗。但是往往他们都忽略了脑鸣的情况,往往也耽误了最佳治疗。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讲耳鸣和脑鸣有什么区别。耳鸣和脑鸣属于两种不同的症状表现,首先是感知部位不同,耳鸣包括单侧耳鸣和双侧耳鸣,而脑鸣通常会感知为双侧耳鸣,或感觉头顶、脑后等部位有异响。其次是受损伤部位不同,耳鸣的受损部位通常在内耳,脑鸣的受损部位通常为大脑的中枢听觉系统,包括紧张精神心理等因素。除此之外,耳鸣和脑鸣的发病原因、症状以及后续治疗也存在一定差异。耳鸣,是耳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患者自觉耳内有声响、响度不一,高音耳鸣可使患者烦恼,影响睡眠与工作。其出现或为间歇性,或为持续性。有时耳鸣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首发症状或伴随症状。耳鸣的起因可分为两大类:主觉性耳鸣和他觉性耳鸣。主觉性耳鸣以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鸣最为常见,如中耳感染、耳硬化、内耳窗的增生性阻塞;岩部耳蜗级Ⅶ颅神经病变引起的梅尼埃病和听神经瘤;中枢神经病变,如老年性大脑硬化引起的耳鸣。另外,心血管疾病也是常见的引起耳鸣的原因,如高血压、贫血、动脉粥样硬化伴血管栓塞等。其他还有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以及糖尿病等,神经科疾病如颅脑外伤、脑干损伤、脑炎、脑震荡以及多发性硬化等,都可引起耳鸣。他觉性耳鸣是指咽鼓管开放、血管源性和肌源性颞颔关节病变或咬合不良等,也会引起耳鸣。导致耳鸣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噪声、心理因素、疲劳、体位、女性月经期。某些食品和饮料会加重耳鸣,而心情愉悦则可以让耳鸣减轻。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很难被彻底治愈的,如果为非可逆性病因,可以教会患者适应耳鸣的方法,包括生物反馈和遮蔽物。另外,助听器可以增加外界声音进入而减少耳鸣。对于一些患者,眼罩和助听器可以降低耳鸣。接下来,我们说说脑鸣。脑鸣既往为中医学病名及诊疗术语,目前西医也业已使用,约20年前Brain杂志专门发表过关于脑鸣的长篇论著。脑鸣和幻听是两码事,有功能性因素,也有器质性原因。脑鸣主要是指延脑的耳蜗神经核至大脑皮质听觉中枢的整个通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所致的耳鸣,患者感觉在脑内鸣响,常伴有耳鸣、腰膝酸软、目眩等症状,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脑鸣如果发生在年轻人,特别是学生,多数是由于紧张压力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属于功能性疾病。患者多数有焦虑、烦躁不安、心慌、气急、胸闷,有的患者颈部僵硬不适,或肩背部不适,患者多数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头颈部肌肉痉挛不能放松,压迫颈部的血管,致使脑供血不足,或患者体质差,血压低,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影响脑部供血而引起头鸣、头晕等症状,放松休息可以缓解。如果发生在年龄比较大或有高血压的患者,则多数是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脑鸣、头晕和记忆下降,结合年龄,考虑脑供血方面存在不足、脑功能活动降低,在睡眠不足、用脑过多及劳累时,就会诱发以上症状。需要检查一下引起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功能,也可以检查一下经颅多普勒以了解脑血管状况。平时须经常监测血压、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劳逸结合。耳鸣和脑鸣的确是很相似,其实仔细体会是可以区别出来的。耳鸣的部位往往发生在内耳,多数声音比较尖锐;脑鸣的部位在内耳以后的周围和中枢神经,不能明确定位,广义的脑鸣应该包括诸如软腭肌阵挛等发出的声音,一般声音比较低钝。另外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__法,医院进行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如果脑干皮层等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发现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除内耳I波外的神经源性损害,那脑鸣可能性较大。从脑内耳蜗神经开始,到听觉中枢通路中间的任何病变都可能会引起脑鸣,因此患者在出现脑鸣症状后,首先要明确是不是存在器质性病变,患者需要对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还有一部分脑鸣可能是继发于心理障碍的,多数需要针对心理障碍进行治疗,包括抗抑郁药物治疗。长期耳鸣、脑鸣对健康的隐患很大,不仅影响听力,还会影响个人情绪、睡眠、工作和家庭生活,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早发现、早治疗。耳鸣或脑鸣的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自己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避免处在嘈杂的环境中,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同时也要保持心情的愉悦,不要有太多的思想负担,情绪保持稳定。治疗中,可以用对症的药物治疗耳鸣或脑鸣,可选择用安神类的中药,这类药物具有补肾健脑、养心安神的作用,对失眠、健忘、心悸心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气懒言、脉细或沉无力、神经衰弱的症状有显著的疗效,安全性高,对于心因性患者还可以起到抗焦虑抗忧郁、改善睡眠的作用。此外,可以采用心理治疗、耳部按摩,也可以起到缓解耳鸣脑鸣的效果。对于比较严重耳鸣或脑鸣患者,可用抗癫痫药物控制情绪不稳等问题。耳鸣和脑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引起自身足够重视,永远不要忽视自己的健康。如果有需要,医院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就诊,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文/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晓平欢迎订阅纸质版杂志,邮发代号:82-33,订阅有好礼!《保健医苑》为月刊,大6开本,每月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保健医苑》是由国家卫健委主管、医院主办、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协办的医学科普杂志,创刊于年。《保健医苑》杂志内容广泛,涉及医疗保健、疾病防治、健康养生、心理咨询、用药指导、医事分析、医护知识、秘诀采撷、时讯飞鸿、国际医讯、编读热线等各个方面。一批长期从事医疗保健工作、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针对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疾病和养生保健等问题撰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健康指导和保健服务。我们竭诚欢迎广大医护人员(撰写医学科普)和社会人士(撰写人生感悟、名人养生)踊跃投稿,来稿一律不退,请自备底稿。文稿不拘文体、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新颖性,字数以字内为宜,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本刊拒付稿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