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耳硬化症 > 疾病症状 > 世界噪音日别用受伤的耳朵去倾听世界, >
世界噪音日别用受伤的耳朵去倾听世界,
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噪音。从生理学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音。
如,街道上的汽车声、建筑工地的施工声、娱乐场所的噪杂声、商场的叫卖声、楼上轰鸣的装修声以及邻居电视过大的声音等!
噪音常用的表示单位是分贝,按照我国标准规定,居住区昼间噪音不得高于55分贝,夜间不得高于45分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噪音具体达到多少分贝会影响个人正常生活?
★
分贝
★
?40-60分贝: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通常在图书馆或阅览室中。
?60-70分贝:一般车辆行驶的音量。影响睡眠和休息,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
?70-分贝:玩网游时用队伍语音狂嚎、抖音高声外放的音量。它会让人心烦意乱,精神涣散,影响工作效率;重者引起情绪抑郁,甚至引发事故。
?-分贝:电锯工作声、重型摩托车声、重金属乐队演出声,或一般家用音响设备最大音量。它让人身心难以忍受,几分钟即暂时致聋。
?-分贝:大型客机噪音、散弹枪开火声。会直接导致人耳不可修复性全聋。
?分贝以上:以上音量可致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合作研究中心公布的《噪音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报告中指出噪音污染不仅会让人烦躁,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心脏病、学习障碍以及耳鸣等问题,进而缩短人的寿命,噪音危害已成为继空气污染之后的人类公共健康的第二个杀手。那么,噪音对人类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
01
损害听力
噪音污染诱发的听力损失将难以逆转。它损伤的是内耳神经细胞,这与常见的传导性听力障碍并不相同,而其造成的感音性耳聋通常难以治疗,一旦感觉发细胞(sensoryhaircells)受到伤害,则永远不会复原。
且持续暴露于高声噪音中极易导致我们的耳膜受损和听力下降,也会降低我们耳朵对于声音节奏的敏感性;更高分贝的噪音会导致暂时/永久性失聪。
02
影响心血管系统
有关数据显示,在法国,每4个神经病患者中有3人是由噪音引起的;巴黎和东京的自杀事件中,有35%是由噪音引起的;在美国,有84%的人受到噪音的干扰。
——数据来源于《新华网》
中国对城市噪声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噪声每上升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噪音是心脏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它虽然不能直接杀死人,但却会让人更加紧张、压力增大。暴露于噪音70分贝到90分贝五年,其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2.47倍。
03
影响神经系统
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人感到急躁、容易动怒。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在高频率的噪音下,一般人都有焦躁不安、容易激动的症状。噪音研究发现噪音越高的工作场所,意外事件增多,生产力越低。
04
影响睡眠
当突然的噪声为40分贝时,可以让10%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会让70%的人惊醒。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影响睡眠,造成人疲倦不堪,会让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05
影响身材
瑞典卡罗林医学院在4年追踪研究后发现,生活在噪音污染较严重地区的人,腰围相对更大,且噪音每增加10分贝,腰围就会增加1厘米。该大学另一项超过10年的追踪研究显示,生活在机场附近的人,腰围平均增长6厘米。
不同于水、大气和固体废弃物等其他的三大公认城市污染,噪音属于感觉公害,不能集中处理,因为它没有污染物、污染影响不持久也不被积累、噪音声源分散等等。
关于噪音,你了解多少?声音无处不在,但但当声音过于吵闹,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了噪音污染,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造成困扰,还可能损伤听力、诱发多种疾病。现代生活中,噪音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很多人可能还不了解噪音对人类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其实,噪音对人体的伤害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不同于水、大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三大公认城市污染,噪音属于感觉公害,不能集中处理。主要表现在没有污染物、污染影响不持久、不被积累、噪音声源分散等。噪音污染已成为众多污染中的一个“死角”。很多人可能还不了解噪音对人类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其实,噪音污染对人体的伤害超出想象。在人们印象当中,城市噪音里排名第一的通常是交通噪音,但可能你没有想到,据大数据报告显示,日常超过46.8%的城市噪音来自社会生活,它才是噪音污染最大“元凶”。娱乐场所的纷乱喧杂,餐厅就餐的大声攀谈,商超促销的叫卖喊话,家用电器的持续噪音,装修打洞的扰人声音等等这些都是社会生活噪音的主要表现。社会生活噪音分贝并不是最大,为什么会占据了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比重?
究其原因,一方面,社会生活噪音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分布广泛:家庭电器、房屋装修、他人大声说话都属于社会生活噪音。
另一方面,在百度知道关于“噪音”的话题中,近50%的用户表示对于生活噪音难以忍受。可见生活噪音日积月累给人带来的伤害,会比骤然升高的交通、建筑噪音还要严重。
如何降低噪音带来的危害?
1.物理降噪
佩戴耳塞现在已经是我们的降噪日常。如果你强烈要求安静环境的话,那么佩戴耳塞效果可能会更好。
与通过物理隔绝方式降噪的被动降噪与验戴耳塞不同,耳塞是单纯阻挡外界的噪音从而减轻噪声。
2.生物降噪
可以在室内种养多类植物,这样既能减弱噪声,又能装点环境。植物能降噪是因为植物能够将投射到叶子上的噪声反射到各个方向上,叶子的轻微震动也减弱了噪声的能量,增强了降噪效果。
3.寻求帮助
作为学生,在宿舍忍受不了人为噪声,不妨跟室友坦诚相告,相信大家都是善解人意的小天使,一般都会愿意降低噪声的哦。
在家中或工作场所时,如果噪声实在很大,可以拨打环保投诉电话进行反馈。
4.补充营养
噪声会增加人体对某些氨基酸和维生素B类的消耗,而这两类物质的缺乏会使得人体对噪声的忍耐度下降。因此,我们可以补充适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加强人体对噪声的忍耐度。
护耳小tips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降降噪,让世界静下来呢?
第一,合理布局家电。
尽量不要将电器集中在一室,声压级过高的不要放在或靠近卧室,且尽量避免各种电器同时使用,尽量远离人休息、睡眠的地方。
放置要平稳,垫上橡皮垫以减少震动,降低噪声。放置多种家电的房间铺置地毯、挂厚窗帘等吸声物品,有条件的可安装隔声设备。
第二,绿化降噪。
可以在室内种养多类植物,这样既能减弱噪声,又能装点环境。植物能降噪是因为植物能够将投射到叶子上的噪声反射到各个方向上,叶子的轻微震动也减弱了噪声的能量,增强了降噪效果。
第三,驾车在外尽量不要鸣笛。
驾车在外,尽量少“贡献”交通噪音,即使在交通拥堵时,也不要鸣笛,尤其是在小区或者学校周围。因为刺耳的笛声可能会使人受到惊吓,呆愣在原地,极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第四,调低音量。
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并调低音量。牢记“60-60”原则,即耳机音量一般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则不宜超过60分钟。
第五,补充营养。
噪声会增加人体对某些氨基酸和维生素B类的消耗,适时补充一些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B类的食物,可加强人体对噪音的忍耐度。
第六,定期检查,早发现早预防。
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的人,记得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听力有困难,记得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让我们多一些安静,
少一些嘈杂,让这个世界静下来!
编辑丨黄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