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复位治疗源流考中医rdquo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是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疾病之一,在所有眩晕疾病中约占20%~30%,目前复位治疗是一线治疗方案。年10月,Epley在加州医学会议上介绍“手法复位”,然而并不被认可。直到年,Epley提出半规管结石症学说,即借助定向的头位活动及摆动,使管石依靠自身重力作用逐步从后半规管重新回到椭圆囊,而不再影响半规管的动力学作用,他的论文才最终被美国耳鼻喉科学会采纳并发表。

经辽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冷辉教授考证,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喻嘉言曾于顺治三年(年)成功运用复位技术治疗耳石症。

其治疗经过原文详细记载于清·高士奇《牧斋遗事》中,病案收录于《医林典故》。

耳源性眩晕在祖国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喻嘉言为钱谦益(牧斋)诊治疾病是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的最早记载,在医学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明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生于明万历十年(年),卒于清康熙二年(年)。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清顺治三年()六月,钱谦益称疾乞归,返常熟。

喻昌,字嘉言,晚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人(今江西南昌),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年),卒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年),终年79岁。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医术精纯,医名卓著,冠绝一时,与张潞玉、吴谦齐名,号称清初医学三大家。年明朝灭亡,清定都北京,年号“顺治”,喻嘉言为躲避朝廷征召,“诏征不就”出家为僧隐于禅,《新建县志》载:“顺治初寻诏征,力辞不就,佯狂披髮,复蓄发游三吴,侨居常熟”。喻氏行医最初主要集中在江西南昌、靖安一带,后期主要在江苏常熟一带。

结合患者病史及症状,其与BPPV(耳石症)极为相似,治疗方案与耳石症手法复位的原理相同。经过查阅文献并结合钱谦益和喻嘉言两人生平经历,经多方考证,确认喻嘉言为钱谦益治病的时间当为年(顺治三年),此即目前最早的耳石症手法复位的记载。从年Epley介绍“手法复位”算起,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比西医治疗该病至少早了年。

年12月26日。辽医院耳鼻咽喉科查阅相关古籍及文献,原文中记述:”跌仆外伤后,立则目欲上视,头欲翻于地,卧则否“,考虑为后半规管耳石症。于是,制作道具并模仿了喻嘉言为钱谦益诊治疾病的过程,经实践证明,年(顺治三年)时期的复位疗法治疗耳石症是科学可行的。

(上图为研究古籍和相关文献)

(上图为模拟原文中“轿夫“腋下挟持患者”钱谦益“正面。注:小球代表耳石)

(上图为模拟原文中“轿夫“腋下挟持患者”钱谦益“侧面)

(上图为模拟原文中“轿夫“腋下挟持患者”钱谦益“经飞奔后急停,可见耳石进入半规管总脚)

(上图为模拟原文中“轿夫“腋下挟持患者”钱谦益“经飞奔后急停,可见耳石由半规管总脚进入椭圆囊)

此方法安全可行,堪称中医”喻氏复位法“。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典籍浩如烟海,值得深入发掘与整理。

(上图为辽医院耳鼻咽喉科眩晕诊疗中心)









































白癜风规范化诊疗
白癜风规范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kb.com/wadzz/9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