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上发现塑料微粒,世界上还有净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屋脊上的“明星”,它以其冠绝世间的高度和独特的风景,吸引着诸多探险者、科学家前来“征服”。然而,就在人们络绎不绝地与之进行“亲密接触”时,人类对这一世间最高、最为宏伟区域的影响也不断加深。这里的冰川变薄和消退我们或许早有耳闻,与南极和北极一样,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明显体现。不过,科学家近年来对珠峰附近自然环境展开的系列研究,又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迹象,那就是发现了塑料微粒,在全球海拔最高的区域,发现塑料微粒,其影响程度,或许比马里亚纳海沟发现同样物质,让科学家更加为之担忧。

珠峰上的“脏雪”

年5月,来自不同机构的冰川学家们聚集在珠峰之上,选择在距离峰顶只有”一步之遥”的区域,采集冰川和积雪样本,主要目的是想从这些样本中,化验分析出人类活动对冰川影响的”蛛丝马迹”。

在接近峰顶的地方,研究人员从被压实的一处积雪中,钻取了一个冰芯。然后,在沿着小路向下走几十米后,又在路旁用不锈钢容器盛满了若干积雪样本,加上之前从攀登大本营取回的样本,研究人员一共获取了10个样本。

通过后来的检测分析,发现在所有的样本中,都含有非常细小、卷曲的微塑料纤维。按理说,在海拔如此之高、地球上最荒凉、最原始的地方,微塑料不应存在。事实上,科学家对此既感到震惊,也在意料之中。因为现在地球上几乎任何地方,都发现了塑料微粒的踪迹,比如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纬度最高的南极、永久冻土分布最广的格陵兰,其中一些地区的塑料微粒是随着风力或者洋流迁移过去的,而珠穆朗玛峰顶的塑料微粒,那些登山者们,或许是直接来源。

现在人们的衣物中,除了纯棉的之外,都或多或少含有合成纤维,在磨损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脱落一些纤维碎片。据不完全统计,1克的合成纤维衣物,使用30分钟,就可能释放出近种的微塑料纤维,全球每年因穿戴衣物,就会向环境中释放10亿种这样的塑料纤维。通过进一步检测,科学家发现,珠峰上发现的塑料纤维,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另外还有丙烯酸、尼龙和聚丙烯等,这些物质是户外用品中常见的材料。

虽然近年来,我国和尼泊尔都加大了对珠峰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严格限制和审核登山活动,另一方面对一次性塑料也严格禁止,同时也强化了攀登过程中的垃圾收集和清理,但是,这些仅仅对一些体积较大、收集比较容易的物品有作用,像衣物磨损产生的塑料微粒,无论是识别还是管控,都极难实现,总不能不让穿衣服吧。再加上风力的作用,使在大本营区域产生的较多塑料微粒,有可能被输送到海拔较高的区域,在那里开始聚集,肉眼又看不到,如何进行收集和清理是个大问题。

科学家的担忧

虽然表面上看,珠峰上的这些微塑料纤维,并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如果将珠峰冰川近年来的变化结合起来,就不那么乐观了。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劳力士赞助支持的”永久行星计划”的一部分,就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如何对珠峰和周边区域产生影响的。去年,研究团队在尼泊尔的昆布山谷布设了5个气象监测站,采集了数百个岩石、冰芯和积雪样本,通过监测发现,与30多年相比,珠峰冰川的厚度降低了足足40多米,而且在海拔多米的区域已经受到微塑料的污染,而且上面的变化趋势,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迹象。

结果表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即使地球上最高的珠峰,也不再是地球上的“净土”,人类活动影响和破坏的迹象已经很明显地展现出来。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一方面是高山冰川周围和下游,那些紧紧依赖冰川融水的区域,无论是河流、地下水补给,还是居民饮水安全以及旅游,都会产生冲击。另一方面,聚集的微塑料纤维,随着风力特别是融水作用,将持续进入下游生态系统,对人类和其它生物也会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据有关机构研究显示,整个喜马拉雅山脉区域,近50年来的平均气温升幅,已经达到了1摄氏度,这个速度要比全球快一倍左右,与之相应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彻底消融速度,也比50年前快了一倍。原本处在米以上的永久冰川,现在也在快速融化,整个喜马拉雅山冰川总规模,已经较以前缩小了四分之一左右,这不得不让我们为之警惕!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kb.com/wazlyy/17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